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ID:36863982

大小:356.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7

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_第1页
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_第2页
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_第3页
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_第4页
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环境学报2009,18(3):1026-1030http://www.jeesci.com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jeesci.comUV-B辐射对2个水稻品种幼苗稻瘟病的影响及机理初探*高潇潇,高召华,陈海燕,祖艳群,李元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增强UV-B辐射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联合作用对水稻(OryzasativaL.)幼苗生长和-2-2-2病害的影响。试验采用4个UV-B辐射强度(0、2.5kJ

2、·m、5.0kJ·m和7.5kJ·m)和两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Y98-16T和Y99-63C)对2个水稻品种(黄壳糯和合系41)进行处理,以及4个UV-B辐射强度对2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处理。测定水稻的株高、生物量和病情指数,以及稻瘟病菌菌落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增强UV-B辐射7d再接种稻瘟病菌处-2理与只接种稻瘟病菌处理相比,导致2个水稻品种病情指数显著降低,最大降幅为2.5kJ·m-Y98-16T处理后的合系41,达83.5%,病害明显减轻。这可能是UV-B辐射诱导水稻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发生一定的变化,抵御病害的能力加强。(2)先

3、接种稻瘟病菌Y98-16T再进行不同的UV-B辐射与只接种稻瘟病菌的处理相比,黄壳糯和合系41的病情指数均显著升高,-2最大增幅为Y98-16T-7.5kJ·m处理后的合系41,达53.7%,病害加剧,且利用UV-B直接辐射稻瘟病菌Y98-16T,其生长速率总体上呈显著增加。(3)接种稻瘟病菌Y99-63C后进行不同的UV-B辐射与只接种稻瘟病的处理相比,2个水稻品种的病情指数均没有显著变化,总体上,UV-B辐射对稻瘟病菌Y99-63C的生长速率没有影响。关键词:水稻;UV-B辐射;稻瘟病菌;稻瘟病;形态;病情指数中图分类号:X171.5文献标

4、识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3-1026-05臭氧层减薄导致UV-B辐射的增加已成为人类1.1水稻品种及种植[1]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关于水稻品种(黄壳糯和合系41)种子用1000UV-B辐射对水稻(OryzasativaL.)的影响的研究倍多菌灵浸泡,消毒20min后,放在托盘中,盖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集中对水稻的株高,叶面积两层无菌水浸湿的纱布,置于26℃培养箱中催芽以及分蘖数的变化,增强UV-B辐射会使水稻植株4~6d,种子露白后,将25粒种子直接播种于装有变矮,叶面积降低,分蘖数减少,生物量和产量减

5、5kg土的盆中。苗长至3叶龄时,间苗,留下长势[2-7]少等。在自然环境中,长波的UV辐射对病菌孢一致的10株苗,供UV-B辐射处理和接种稻瘟病子形成有诱导作用,但较短波长的UV辐射则对病菌处理。UV-B辐射每天7h(上午10:00至下午[8]菌生殖产生不利影响,抑制孢子萌发。稻瘟病作5:00)。为水稻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三大病害之一,关于稻1.2稻瘟病菌及处理[9-10]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的研究也较普遍。但供试菌株是致病基因明确、致病性稳定的代表国内外关于UV-B辐射影响稻瘟病害的研究较少,菌株Y98-16T和Y99-63C。[11][12

6、]仅Finckh等和LuoY等进行了增强UV-B辐射将菌株用酵母培养基26℃纯化培养7d,用打和稻瘟病害对敏感水稻品种的叶面积、干质量、株孔器切取直径为2mm的菌丝块,移至产孢培养基高和发病程度的影响以及在热带地区,低温条件(燕麦30g,番茄汁150mL,琼脂20g,蒸馏水1000-1下,UV-B辐射导致稻瘟病危害加剧的研究。在mL),26℃,光照10h·d,培养8~10d,显微镜UV-B辐射增强条件下,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变化,下观察稻瘟病菌产孢情况,用血球计数板将孢子悬5UV-B辐射与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的联浮液浓度调

7、至约3×10/mL,作为苗期喷雾接种体。合作用对水稻稻瘟病病情的影响及其机理,都是水用打孔器切取用酵母培养基26℃纯化培养7d稻稻瘟病防治过程中必须给予关注的一个新的重的2mm的菌丝块,移至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1要问题,这对于预测在增加UV-B辐射条件下,水(PDA)上,26℃,光照10h·d,培养6d,取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动态及防治,保证水稻生产,径相近的菌落,分别进行不同UV-B辐射强度、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间的处理后,待测定指标。1材料与方法1.3试验设计基金项目: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676002)作者简介:高潇潇

8、(1983年生),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紫外辐射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mail:gaoxiaoxiao8357@yahoo.com.cn*通讯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