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

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

ID:36899991

大小:1.9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5-10

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_第1页
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_第2页
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_第3页
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_第4页
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谢症候群的基本认识与防制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代謝症候群的基本認識 與防制策略李汝禮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祕書長家醫科、內科、老年科專科醫師代謝症候群的基本認識 與防制策略基本概念與判定標準臨床意義與公衛目標核心異常與致病機轉風險因素與預防策略治療處理與多元介入代謝症候群的定義指一個人同時具有生理代謝層面上的多種心血管危險因子的狀態。我國代謝症候群的判定標準為:符合以下5項中之3項以上(含)腹部肥胖:男性≧90;女姓≧80cm(腰圍)收縮壓≧130或舒張壓≧85mmHg空腹血糖值≧100mg/dL空腹三酸甘油酯值≧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男性<40;女姓<50mg/dL代謝症候群的冰山理論代謝症候群

2、對健康的影響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男2.88;女2.25倍轉變成糖尿病之風險:↑男6.92;女6.90倍(Wilsonet.Circulation2005)死亡率風險:↑1.67倍(Lakkaet.2002)導致腦部萎縮:(C.Enzinger.Neurology.2005)增加失智症與憂鬱症風險(Helkalaet.1995)影響生活品質: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一般疾病模式預防策略初段預防次段預防末段預防可感受期臨床前期臨床期殘障期血脂正常血糖正常血壓正常但是有危險因子存在血脂異常前期:TG:150-199mg/dL或TC:200-239mg/dL或LDL-C:130

3、-159mg/dL血脂異常:TG:≧200mg/dL或TC:≧240mg/dL或LDL-C:≧160mg/dL或HDL-C:<40mg/dL糖尿病前期:FPG:100-125mg/dL或2-hPG:140-199mg/dL糖尿病:FPG:≧126mg/dL或2-PG:≧200mg/dL高血壓前期:SP:120-139mmHg或DP:80-89mmHg高血壓:SP:≧140mmHg或DP:≧90mmHg症候前期(開始於青春期)症候期疾病期代謝症候群臨床期初段預防次段預防末段預防症候群模式預防策略ATP-IIIADA-2003JNC-VII代謝症候群的預防效益-1雖然高血

4、壓、糖尿病、心臟病或腦中風等慢性病好發於成年人,但是和慢性病有著密切關係的代謝症候群卻是開始於青春期,因此預防慢性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代謝症候群的預防效益-2臨床意義:早期篩檢出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以生活型態療法或必要時之藥物控制,回轉或減緩症候群。公衛意義:進行全民教育、減少死亡率、減輕醫療經濟負擔、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全民健康。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依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指引第三版定義(2001年)國家盛行率(%)男女韓國34.238.7美國26.921.4我國29.24.8中國9.817.8日本7或12核心異常與致病機轉核心異常:胰島素阻

5、抗及(或)腹部肥胖病因機轉:基因與基因或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基因因素-胰島素受器或受器後作用失調(肌肉、肝臟、脂肪細胞胰島素阻抗)環境因素-高熱量飲食、低體能活動、肥胖減低胰島素作用。肥胖(脂肪細胞功能異常)-1臟器脂肪細胞釋放出:游離脂肪酸→導致胰島素阻抗細胞激素及其他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瘦素、脂締素、介白素-1、介白素-6→導致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的相關因子肥胖因子:腰圍、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等。胰島素/血糖因子: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阻抗等。血壓因子:高收縮壓、高舒張壓等。血脂因子: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等。凝血因子:凝血因子VI

6、I,VIIa,VIIIc,VIIc,Xc,IXc等。發炎因子:fibrinogen,Creactiveprotein,interleukin-1,interleukin-6等。膽固醇-脂質因子:apolipoprotein-B,apolipoprotein-A1,lipoprotein(a)等。其他因子:尿酸、微量白蛋白尿。代謝症候群的高風險因素男性年齡增加有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身體活動不足或無運動習慣肥胖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吸菸嚼食檳榔心理社會壓力代謝症候群的防治策略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多元介入系統代謝症候群的非藥物治療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其他生活型態改變治療

7、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治療-1熱量控制:減重可降低血脂、血壓、血糖和胰島素阻抗。中度脂肪(脂肪35%醣類45-50%)地中海飲食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且比低脂持久。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治療-2降低血糖負荷:減少醣類攝取,選用低升糖指數食物以蛋白質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替換醣類食物。用膳食纖維或藥物延緩醣類吸收。低升糖指數食物:可延緩饑餓感、降低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治療-3蛋白質:15-20%減少飽和脂肪酸,增加蛋白質取代醣類。蛋白質來源:選用植物性食物(如核果、黃豆或其他豆類)、魚及家禽。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治療-4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部分醣類:三酸甘油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