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

《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

ID:36921084

大小:287.75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5-10

《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_第1页
《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_第2页
《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_第3页
《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_第4页
《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一、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二、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三、有关法律责任四、几点建议一、食品安全责任体系1、企业主体责任食品安全法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等同于质量合格。人的生命与健康至高无上;企业家的血管里应改流淌着道德的血液2、政府统一负责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

2、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3、各监管部门分工负责第四条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4、行业自律第七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

3、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5社会监督二、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1、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一)企业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等应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内容一致;不一致的:无证生产(场所地名变化除外,地名变化的,及时办理更名手续)(二)企业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的,应按规定报告;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

4、重新办理许可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三个层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情形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不再符合生产经营许可条件的,应当依法撤销相关许可。(三)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营业执照一致。企业名称变化的,及时办理更名手续特别提醒:提前半年换证问题2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二

5、)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三)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四)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关键点:(1)建立管理制度(2)三类物资都建立并保存查验记录(3)查验环节的核心要求:许可证、本批次检验合格报告(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检验项目)、如实记录除此之外:包装与标签,与合同是否相符等(4)记录要求:国质检法[2009]365号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

6、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批号、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其中,联系方式中应当注明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5)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6)进口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标准的,报卫生部批准(7)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药食两用除外),普通食品中不得添加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附件:1.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2.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3.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8)对于乳制品的特殊要求:乳品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建立生鲜乳进货查验制度,记录生鲜乳收购对象资质和收购生鲜乳的逐批检

7、测报告(但乳制品生产企业能够证明生鲜乳收购站或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符合生鲜乳收购标准的除外);运输车辆生鲜乳交接单及查验记录应当保存2年;不得向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生鲜乳(9)如果购进食品原料、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合格,不管是故意还是大意,以食品安全法第86条,企业要承担法律责任。安全法第八十六条(三)食品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10)给企业的建议:---要进行合格供方评价,不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