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

ID:36928685

大小:1.4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11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_第1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_第2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_第3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_第4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世界经济的波动二、世界经济的周期1、世界经济增长的长期波动1997-2007(2009)中美日欧的经济增长1500-1820缓慢增长,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增长水平和基本形态;1820-1870增长加速,工业革命使世界经济进入工业高速增长时代;1870-1913平均增速为2.1%;1913-1950,两次世界大战,增速下降;1950-1973世界经济渡过的最美好时期;1973-1992服务经济时代,中幅下行波动;1992-2000中速窄幅波动增长区间1950-1973年间的4.9%的高增长为分界点之前为扩散型上升增长区间;之后为收敛型平稳增长区间。如果经济下滑和

2、恢复都比较快,中间间隔比较短,世界经济会呈现出V型波动;(1973年的石油危机,直接影响世界经济,1974年世界经济增长由上年的近6.9%猛跌至2.7%,1975年跌至1.8%,但1976年全球又恢复到了5.1%的高速增长)如果经济迅速下滑之后,经历较长时间才缓慢回升,就会出现U型波动;(1989-1993年的全球波动就是一种典型的U型波动。)经济增长在迅速下滑之后,如果长时间陷入低迷,不能恢复到原有的增长水平,就会出现L型波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世界经济经历了长达数年的负增长时期)。如果选择不同的尺度,则有可能出现W或M型波动如1976~1

3、994年的W型;1975~1991年的M型世界经济的短期波动2、世界经济增长出现波动的原因:经济结构制度因素发展水平经济规模经济政策意外事件3、国内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环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国内经济情况全球经济环境差良好好好1.0%1.5%2.0%良好-1%-0.5%差-3%-2.0%-1.0%二、世界经济的周期1、什么是经济周期?峰值谷底繁荣衰退复苏危机马克思主义周期理论B.长波理论2、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解释B、经济周期长波论长周期的发现是在19世纪末1896年俄国的社会活动家帕尔乌斯发现在经济增长中有50年的长期波动,并归因于世界市场的扩张1913

4、年荷兰经济学家海尔德伦发现经济有为期60年的大循环,并用生产扩张学说来解释但最系统、最明确地提出长波理论的还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现代西方的长波学派可以分为两大流派:a、现代长波技术论b、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熊彼特-长波技术论门施-技术僵局弗利曼-劳动就业长波论冯丹因-创新寿命论把技术创新看作是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原因a、现代长波技术论b、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由一个或者数个经济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在经济体制内部产生调节作用引起长期波动康德拉季耶夫罗斯托-相对价格长波论筱原三代平-多因素制动论芒代尔-平均利润率波动论战后的六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

5、1948-1952(非同期)2、1957-19583、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非同期)4、1973-19755、1979-19826、1990-1993这些危机中的要特别强调的是:1、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交替A、二战对各国的影响不同B、美国卷入越南战争2、工业生产下降、失业剧增、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出现滞胀现象原因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是不对称的,生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往往由于受资源要素的限制,有的产品生产较多,有的产品生产较少。但消费是全面的、均衡的。当这种不对称导致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出现不平衡时,就会引起经济波动。1973年的石油供应短缺-短缺性波动192

6、9年的生产远远大于需求-过剩性波动农业经济时代-经常出现短缺性波动工业经济时代-经常出现过剩性经济波动服务经济时代-过剩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返回农业经济时代,人口、土地和自然条件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土地和人口一般是相对稳定的,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成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厄尔尼诺”引起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农业生产增长的重要变量。“厄尔尼诺”致使东非部分地区降雨过量,而南部非洲、北非部分地区却持续干旱。在埃塞阿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等这些靠雨水滋养的国家,农业生产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返回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波动受到供给和需求双重

7、因素的制约。自然条件几乎不再影响工业生产,供给可以相对无限地扩大,而需求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短时间内赶不上生产的扩大。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往往错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经常不一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返回服务经济时代,供给和需求同时发生,“即时需求,即时供给”,供给和需求相对平衡,由产品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使经济波动逐渐减弱。2001年由信息网络产品过剩引起的全球经济波动,从本质上仍是工业经济产生的后果。返回制度因素: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具有更大的波动性。市场经济的供需平衡取决于价格、竞争、政府干预等多种因素,平衡是短暂的。-

8、--市场失灵计划经济的供给需求和价格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