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设计

ID:36932773

大小:23.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7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设计_第1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设计_第2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设计_第3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学校: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中心学校姓名:赵桂堂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自学课文,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查找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热爱大自然

2、的感情。三、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开始,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四、教学方法1、自读,朗读。带问题读,充分体现自读。交流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和文中形象的比喻,小结引导语言文字的美和表达的景美。2、演示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欣赏风景,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学生观看大屏幕投影。【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

3、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D7%E6%B9%FA%C9%BD%BA%D3%C3%C0%BE%B0&s=0风景怎么样?学生谈感受。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一番。观看大屏幕投影。【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

4、=%B9%F0%C1%D6%C9%BD%CB%AE%CD%BC%C6%AC&s=0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板书课题:桂林山水。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新授:1、出示桂林山水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图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百度图片】http://www.baidu.com/s?wd=%B9%F0%C1%D6%C9%BD%CB%AE%CD%BC%C6%AC&opt-webpage=on&ie=gbkhttp://www.guilin8866.com/pho

5、tos2、指名学生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指名学生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板书:甲天下、水、山、画中游)4、学习课文第一段。(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

6、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而“观赏”却非看不可。)(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4)试背这一段,指名背诵。5、出示漓江水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百度图片】http://www.baidu.com/s?wd=%C0%EC%BD%AD%CB%AE%CD%BC%C6%AC&opt-webpage=on&ie=gbk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0%EC%BD%AD%CB%AE%CD%BC%C6%A

7、C6、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主自学第三自然段。(2)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a.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的山的特点的词句。b.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相同之处: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3)欣赏桂林的山【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B5%C4%C9%BD&in=26955&cl=&lm=-1&st=

8、&pn=2&rn=1&di=75615603315&ln=1941&fr=&f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