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

【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

ID:36936574

大小:121.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_第1页
【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_第2页
【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_第3页
【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_第4页
【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鼎湖山听泉》吹麻滩中学李玉花◆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与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法一样,文章主要按游踪的顺序组合材料,移步换景,不过作者从听泉的角度切入,很新颖,这就给她披上一件苏丹朦胧的纱衣,徒增了她的神秘之美;又因作者在写景的同时巧妙地融进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独特的听泉感悟,这就是文章显得厚重、精深、颇令人玩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析语言美、意境美、人与自然和谐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6江苏教

2、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学习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领深刻哲理。◆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由西湖和黄山景色的图片导入(课件展示)。2.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3.介绍鼎湖山:走进鼎湖山(课件展示)。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音汉对注:繁yǎn()污gòu()()xiá想()dàn生安()xiáng()yíng联怅()wǎng肇庆()汩汩()古刹()拾级()2.辨别字形,理解词义:泠泠淙淙身不由己清澈透明了无杂尘小心翼翼拾级而上引人注目

3、可见一斑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迥然相异枝繁叶茂绿阴如盖与众不同万籁俱寂枕泉而眠新陈代谢6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主探究1.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2.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那么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文句加以简要阐述。4.作者这样移步换景,就逐渐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都描摹出来了。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5.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泉的句子,并说说它们有

4、什么不同。(二)自主合作、自主展示1.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2.游记散文一般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游踪顺序来组织材料的3.明确:作者的行踪顺序:七星岩——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4.时间顺序:黄昏——晚饭后——夜间。5.明确:写山泉有以下句子:(1)“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2)“进山方知……已不可得。”(3)“安详厚重的钟声……嬉戏忘返的孩子。”(4)“入夜……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明确:(1)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渐入山中(2)再睹泉踪,正

5、面写泉,以爱女作喻,表现出泉水的活泼(3)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4)浑然一片——分清层次,从泉声中悟出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其中,前三个句子简略,后一个详细;前三个是写山泉的声音和行踪,后一个主要写了听泉的感受。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层次分析:课文的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第一部分(第l段)初闻泉声;第二部分(第2—3段)引发联想;第三部分(第4—7段)回旋转折;第四部分(第8—10段)得到感悟。6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五、课堂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肇庆( ) 泠泠( ) 淙淙(

6、 )迥然( ) 怅惘(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划出并在后面改正。(4分)   引我暇想 生意盎然 寻声而去 盘旋曲折 伸手欲缆    清澈透明 山鸣谷应 小心翼翼 炯然相异 新陈代谢错字正字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日本大坂举行的第46届乒乓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D.“和平统

7、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开头一段却首先写山中蒙蒙的细雨和雾气,这是因为雨和雾遮挡了视线,“眼不见,耳则愈灵”,突出了本文“听泉”的特点。   C.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却用大量的文字写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这是因为庆云寺的钟声和

8、菩提树都和佛教有关,这样写更能衬托出鼎湖山环境的清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D.课文写景之中注意显示自己感情嬗变的历程:有些怅然——萌生爱意——“顿生雀跃之心”——听中悟理——美好祝愿。阅读课文第8段,完成下列题目。6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六、课堂总结:顺序:纵横交叉式结构时间的变化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