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

ID:36937059

大小:75.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_第1页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_第2页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_第3页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_第4页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海陆变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2.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发现板块运动的方式和产生的地形,探究发现地震、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地震、火山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

2、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1.了解海陆变迁的地理事实并能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海陆地形的成因。 ◆课前准备◆课件准备◆教学过程授课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共1课时课前准备编写导学提纲,课前发给学生,搜集问题卡,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案【课前预习及要求】依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本,将正确答案的问题在课本上划出,将有

3、疑惑的问题求助组内其他同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导学提纲上做出标记。【学习过程:】【模块一】自主学习一、海陆的运动和变化1、沧海桑田的原意是指。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歇地。例如,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世界最高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

4、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学生活动:看图B“落基山上的三叶虫化石”、图C“日本的围海造田”,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二、板书:一、海陆的运动和变化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山峰是。2、海陆变迁的原因: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如世界著名的“低地国”的工程,日本的工程等。3、大陆漂移学说:它

5、是国科学家提出的。相关证据有大西洋两岸的相吻合;拼合大陆几种的相似性;非洲与南美洲多种的相似性。二、板块运动1、学说内容:该学说认为,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由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其中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又包括。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多和。2、六大板块名称:、、、、_______、。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

6、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图“难道是巧合吗?”、图F“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H“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

7、明这一观点。学生活动: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

8、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3、世界著名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和。4、地球上的两大山系:一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