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ID:36970165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5

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_第1页
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_第2页
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_第3页
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_第4页
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德育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商河县孙集中学刘兴勇《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课程标准中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在化学教学中不仅教师要传授化学知识,更应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把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能力和品质都得到加强,将来步入社会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一名教师,应根据各学

2、科、各学校具体情况,适当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智育也自然得到发展。要求教师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一、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学校以德育为首,这是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所决定的,也是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

3、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此话明确表达和肯定了德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古代教学家孔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教师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同时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如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活动或研究性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一起进行实验,一起分析,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式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

4、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克服自私和妒忌,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1.用古今化学史巨大成就教育学生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蔡伦纸”的造纸技术(改用便宜的树皮、碎布、破鱼网为原料,以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后人称他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1

5、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技术都是依蔡伦的技术推广的,直到公元751年,唐军与阿拉伯打仗,唐军被俘,俘虏中有造纸工人,将造纸技术传给阿拉伯人,然后传给埃及、摩洛哥、西班牙,直到欧洲。在上到第九章《金属》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我国钢铁生产、冶炼历程,特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安万毕术》中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冶金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水平逐年提高,工业生产能力飞速发展。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牛胰岛素;1982年,我国的氮肥产量就成为世界上

6、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1993年底至1994年初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于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手段,在Si重构表面上开展了原子操纵的研究,在Si表面“写”出的最小汉字“中国”。21世纪“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的载人上天,和“天空一号”发射等,是我国在美国、俄罗斯之后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说明我国高科技方面已挤到世界前茅。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史料,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用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

7、迹教育学生在纯碱的教学时,介绍我国化工专家、制碱的先驱者候德榜的事迹。他从小热爱祖国,焦虑旧中国的科学落后、贫困和软弱。于是,他发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获得公费留美学习。学成之后,他放弃了国外高新聘用和优越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国外对制碱技术的垄断,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万国博览会金奖。他发明了“候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通过这些内容的穿插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树立起为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奉献精神。由于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化学教学

8、过程必定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利用化学史..渗透人文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面向全体学生,由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转到把学生当成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来“育”。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