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

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

ID:37084919

大小:1.28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5-17

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_第1页
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_第2页
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_第3页
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_第4页
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32学号S152801852分类号I207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学位申请人姓名刘丹培养单位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陈伟华教授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5月3日学校代号:10532学号:S152801852密级:公开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学位申请人姓名:刘丹导师姓名及职称:陈伟华教授培养单位: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专业名称:中国语言文学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5月03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5月2

2、6日答辩委员会主席:罗宗宇教授OntheIntertextualityofNovelsbyLiYan,aNewImmigrantWriterbyLiuDanB.A.(HunanUniversity)2015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s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LiteratureinChineseModernandContemporaryLiteratureintheGraduateSchoolofHu

3、nanUniversitySupervisorProfessorChenWeihuaMay,2018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摘要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移民潮”的兴起,新移民文学的创作日趋活跃,不仅扩大了世界华人文学的规模,也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早期移民作家多在作品中抒发“漂泊无根”的苦闷与中西文化难以交融的感叹不同,新移民作家从一开始就有着“落地生根”的决心,因此他们的书写尽管也会涉及种族、性别等矛盾,但早已不再像早期移民作家一样强调“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而是积极思考和探讨“

4、异质文化”与“母族文化”交融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对待母国历史与文化的态度上,新移民作家也表现得更加冷静,并且相对于其他大陆作家而言视野更加开阔,不再单单局限于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反思,而是将目光投向其他民族,投向现实当下,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的双重关照下,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李彦是加拿大新移民作家群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较早在加拿大主流文坛获得承认的华裔作家。她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于文革,又在八十年代赴加留学,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她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造就了她小说文本强

5、烈的“互文性”特点。互文性,也叫做“文本间性”,它是由克里斯蒂娃率先提出,经罗兰·巴特、热拉尔·热奈特、雅克·德里达等人不断丰富和阐释的文本理论。它的诞生使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得到肯定和说明,对研究和回答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李彦本人从未以互文性来标榜自己小说的艺术特色,但是其小说叙事的人物、情节、结构都体现出了互文性的特征。从互文性角度对李彦作品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其小说创作的互文性不仅体现在与自我既有文本的互文上,还体现在与其他经典文本、文

6、学传统以及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互文上。在我们看来,李彦贯通古今、连接中西的互文性书写至少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重建自我文化身份的叙事意义;一是艺术形式上的审美意义。为此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李彦小说中的互文性手法进行梳理,以求系统阐释其小说创作中的各种关系,探讨其小说创作与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挖掘隐藏在其小说文本背后的丰富意义,从而为读者全面理解李彦文学创作的内容、风格提供更多的途径和视角。除去绪论和结语,本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文内互文”的角度,对李彦三部具有代表

7、性的长篇小说中的内部互文现象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从“自文本互文”的角度,提炼和归纳贯穿于李彦全部小说创作的互文性特点。第三部分主要从“他文本互文”的角度探讨李彦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五四国民性批判的文学传统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互文性关系;第四部分,II硕士学位论文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李彦互文性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互文性III论新移民作家李彦小说的互文性AbstractWiththeriseofthe“immigrationwaves”inthe1980s,the

8、creationofnewimmigrantliteraturehasbecomeincreasinglyactive,whichhasnotonlyexpandedthescaleofChineseliteratureintheworld,butalsoprovidedrichmaterialsforthestudyofcontemporaryliterature.Unliketheearlyimmigrantwriterswhoexpressedthe“drif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