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

ID:37099597

大小:11.38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5-10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_第1页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_第2页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_第3页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_第4页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香蕉害虫及其防治香蕉象甲常见有香蕉球茎象甲[CosmopolitessordidusGermar](又名香蕉象甲、香蕉象鼻虫、香蕉根颈象甲)和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longicollisOlivier](又名香蕉双带象甲、香蕉长颈象甲)两种,在蕉园内常混合发生香蕉球茎象甲分类属鞘翅目、象甲科寄主蕉类植物,尤其是香蕉、西贡蕉为害主要以幼虫在香蕉植株近地面的茎基部和球茎内挖掘和取食,在茎基部和球茎中造成纵横交错的隧道,影响植株生长,叶片枯卷,结实少,球茎腐烂,易招风折,甚至整株枯死。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3毫米,全身黑色或黑褐色,有光

2、泽密布刻点,头部延伸成筒状,略向下弯,形如象鼻,触角所在处特别膨大。触角膝状,复眼大,前胸略呈长筒形,刻点大而密布,仅在中央纵线的中段有一条无刻点的直带纹。鞘翅上有显著的纵沟及刻点10条。腹部末节露出鞘翅外,背板略向下弯,并密生灰黄褐色绒毛。足的第三跗节不呈扇形。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光滑。幼虫头小,体躯大,头赤褐色,体表多横皱。蛹乳白色,头弯向腹面,头喙可伸达中足胫节末端。头基部生6对赤褐色刚毛,前胸背板有12条赤褐色刚毛。腹部末端背面有2个瘤状突起,腹面两侧各有1个强刺和长短刚毛2根。生活习性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各虫

3、态同时可见。主要以幼虫在地下茎内越冬。年中以3~10月底之间发生数量较多。成虫畏光,常藏匿于受害假茎最外1、2层干枯或腐烂的叶鞘内,晚间出来取食和交配产卵,有群聚性,具假死性。产卵于表层叶鞘内,幼虫孵化后蛀食蕉茎,造成纵横隧道。香蕉假茎象甲为害主要以幼虫为害,柱食植株中上部假茎,由外向内钻蛀,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常引起腐烂,植株甚至折断。成虫也食蕉茎,但食量较小,为害较轻。形态特征成虫与球茎象甲近似,但体略比球茎象甲大,背面红褐色或黑红褐色,有光泽。前胸背面两旁各具黑色纵带1条。足的第3节扩展如扇形。其他各虫态与球茎象甲相似。生活习性在华南地

4、区,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各虫态同时可见,无明显越冬休眠现象。每年以5、6月为害严重。成虫群栖在叶鞘顶部内侧,或在腐烂的叶鞘内,能迅速飞翔,有畏光性和假死性。在潮湿环境下耐饥饿。产卵于假茎表层叶鞘组织的空格内,产卵位置常留下褐色小斑点,幼虫孵后即在茎内蛀食。与球茎象甲不同的是幼虫主要集中在假茎的中、上段为害,下部较少。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严禁将带虫的蕉苗或球茎调入新区。②清洁蕉园收获后砍除虫害残株,冬春及清明前割除腐鞘。③人工捕杀结合清园,捕杀群集于叶鞘基部和干枯的假茎外鞘内的成虫,以及蕉园附近丢荒的香蕉、野生蕉植株上的成虫。④药剂防治用

5、80%敌敌畏、90%敌百虫,25%杀虫双,2.5%敌杀死按推荐浓度,或用新杀虫剂47%得拉松乳剂1000倍稀释液,灌注入叶基部与假茎之间隙缝中,以毒杀成虫。香蕉弄蝶学名(ErionotatorusEvans)又名香蕉苞叶虫分类鳞翅目、弄蝶科寄主香蕉、粉蕉、芭蕉、紫蕉、马尼拉麻、美人蕉等芭蕉属植物为害幼虫吐丝卷叶结成叶苞,藏身其中,咬食蕉叶,致叶片残缺不全,甚者仅剩中脉,光合作用降低,影响产量。香蕉弄蝶为害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4~31毫米,翅展55~80毫米,全体黑褐色或茶褐色。触角黑褐色,末端膨大呈钩形。前翅黑褐色,中部有3个大小不一、近方形

6、的黄色斑纹。后翅黑褐色。 卵:馒头形,横径约2毫米,卵壳表面有放射状白色线纹,初产时黄色,后变为红色,孵化时呈灰黑色。 老熟幼虫:体长50-64mm,体被白色蜡粉,头黑色,前、中胸细小如颈状。 蛹:淡黄白色,被白色蜡粉。生活习性华南地区每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叶苞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一般于3月上旬羽化,成虫在清晨及傍晚活跃,吸食蕉花的花蜜以补充营养,晚上在蕉丛或附近的屋檐下过夜。卵散产在叶片或嫩假茎上。幼虫孵出后爬到叶缘咬一缺口,随即吐丝卷成筒状叶苞以藏身,幼虫边吃边卷,不断加大叶苞。幼虫有转叶为害的习性。幼虫老熟,吐丝封闭苞口,并在卷苞

7、内化蛹。每年6-7月份,气温高,雨量多,蕉叶生长茂盛,而且天敌的数量较少,最有利弄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对蕉类的危害也就最严重,常见蕉叶被吃殆尽,仅剩主脉,蕉园满目疮痍。8~9月,田间虫口密度急剧下降,不再造成大的为害。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摘除虫苞,杀死幼虫及蛹。清除枯叶、残株,减少越冬虫源。②药剂防治的重点是消灭第3、4代的幼虫。可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20%杀蛉脲悬浮剂8000倍液、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速灭杀丁(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

8、(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倍液③生物防治有多种天敌可以利用,如卵寄生蜂、赤眼蜂和小蜂香蕉交脉蚜学名(Pentalonianigr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