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经验交流会

养蚕经验交流会

ID:37157651

大小:14.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养蚕经验交流会_第1页
养蚕经验交流会_第2页
养蚕经验交流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养蚕经验交流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课《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系统的了解蚕的一生是由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组成。②、简单了解养蚕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运用图画、文字、图片等方式展示养蚕成果并与同伴交流。②、能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进行评价,与同伴交换意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②、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伴交流,意识到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设计意图:本课通过组织学生用各种形式进行养蚕活动的经验交流,对蚕的一生、生活习性

2、、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总结,培养学生乐于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情感。在进行活动交流之前,学生已经对蚕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观察,积累了第一手珍贵资料,并且在本单元的第二课中,已经掌握了用日记等方法记录蚕的生长过程的方法,在第三课中学会了抽丝的方法,等待他们的就是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同伴们进行分享。在这节课中,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同学面前。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蚕或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学生准备:各种形式的养蚕观察记录。教学流程:一、准备阶段:课前提前通知学生开展本次活动,让学生整理好自己

3、本组交流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时间比较少,不可能在课上直接整理自己的材料。因此,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发现自己不足的方面,通过书本、网络、询问家长进一步完善。)二、开展阶段:1、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设计意图:养蚕是一个中长期的主题活动,有些同学很难长时间的去饲养,因此,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灌输“蚕也是有生命的,要像对待客人一样待它们”这种珍爱生命的思想,也为本课的交流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2、师生总结、交流

4、:⑴、同学们,我们要比一比,谁是最合格的小主人。我们先来看看你对你的小客人有多少了解?(设计意图:对蚕的了解,特别是蚕的一生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目标。因此,可以有意识的引领学生从这方面开始,否则学生能够介绍的内容太多,反而无从下手。)⑵、问:同学们,你们对介绍的同学有什么要求吗?①、声音洪亮②、充满激情(设计意图:学会交流,可以从简单做起。首先要声音洪亮,要让全班同学都听的见;其次,这次的活动主题是养一种小动物,在学生与之相处的这段日子里,已经投入了很多感情,在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就将自己的情绪投入到其中,以感染别人。)⑶、问:那你们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吗?①、认真倾听②、作出适当的评价(设

5、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很重要,往往像这种交流活动,有一部分同学总是会走神。因此,要对学生提出以上两点要求,要他们有目的的听,这样,除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外,也好对那些同学作出一点约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⑷、问:和蚕宝宝共处了这么多时候,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想法?(设计意图:教师作为组织者,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舞台。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形成的研究结果,远远超出教师的设想范围,不管是从知识层次的,还是从情感方面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情感。)⑸、谈话:现在你的小客人已经离开你们了,它们有什么留给你们作纪念的吗?或者你有一些办法来怀念它们?(设计

6、意图:这其实是引导学生说出养蚕这个活动中记录的方式,比如说日记、照片、录像,甚至一份小报,一篇小论文,一个蚕茧的标本等等。)⑹、各小组将自己一组的展示材料放在自己组的桌上,供其他小组的同学参观分享。(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其实是对前面没有交流到位的内容的补充交流,同时在每一组的展示内容旁边放上一张评价表,让参观的同学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附表)。)三、活动总结阶段:本课总结:在这一个月中,大家都付出了相当的爱心,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甚至有的同学还流了好多伤心的累。但这些付出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了解了蚕的一生,知道它们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它们用这短暂的一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愿你也可能像

7、春蚕一样,默默的为祖国的将来贡献的你力量!四、布置作业: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五、课堂评价评选课堂“优秀之星”附:板书设计4、养蚕经验交流会卵——蚕——蛹——蚕蛾(幼虫)(成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