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

《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

ID:37166331

大小:611.6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10

《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_第1页
《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_第2页
《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_第3页
《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_第4页
《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动机首尾端判别》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二三相异步电动机 定子绕组首尾端判别陶敏I、组织教学1、组织学生按时整队进入实习教室,师生相互问候。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3、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齐(工作服、安全帽、鞋等)。4、强调实习纪律,应遵守的安全规定,要求学生文明操作,爱护设备及公物。5、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任务。II、入门指导(一)、复习旧课: (以MF47型万用表为例)1、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电阻?2、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W1V1U1V2U2W2U1V1W1W2U2V2接线桩的排列电动机接线盒(二)、课题回顾U1V1W1W2V2U2W1V1U1V2U2W2U1V

2、1W1W2U2V2U1V1W1W2U2V2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三)、提出问题?1、当电机维修完后六根线头没有编号,如何接线?U1V1W1W2U2V22、在使用过程中接线座损坏,线号丢失,应如何接线?导出新课1、这时必须分清6个线头的首尾端后才能接线。2、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灯泡法和万用表法。万用表法又分为二种,一种是只使用万用表判断,另一种是使用万用表和干电池判断。这堂课我们学习使用万用表和干电池判别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首尾端。一、准备:电动机一台、万用表一块、螺丝刀一把、电池一节、编号六个。B、欧姆调零将红表笔与黑表

3、笔短接,看指针是否到零。二、判别方法1、校表、验表A、机械调零2、判别电动机定子每相绕组的两个线头。万用表选择电阻档,用两表笔分别测量电动机的六个线头,电阻值趋近于零的两个线头为同相绕组的两个线头。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它各相绕组的两个线头。要点:两手不能同时触及表笔的金属部分,以免造成误判。U1V1W1W2V2U23、给三相绕组的六个线头作假设编号U1、U2、V1、V2、W1、W2。要点:同相绕组的两个线头为一对。KEU1V1W1W2V2U24、万用表选择直流毫安档的最小量程,按上图的方法接线。要点:档位不能选错,否则有可能损坏万用表,有可能造成表针摆动不明显或

4、不摆动,造成误判断或判断不出首尾端。mA++KEU1V1W1W2V2U25、电池电路接通瞬间,注视万用表(微安档)指针摆动的方向。mA++KEUVWWVUmA++开关闭合,U相绕组中有电流流过,在V、W相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W相构成了闭合回路,有感应电流流过。KEUVWWVUmA++KEUVWWVU合上开关瞬间,若指针向右摆动(右摆),则接电池正极的线头与万用表负极所接的线头同为首端或尾端。mA++1122黑棒红棒KEmA++UVWWVUKE如指针向左摆动(左摆),则接电池正极的线头与万用表的正极所接的线头同为首端或尾端。mA++UVWWVU1221黑棒

5、红棒要点:要在开关闭合的瞬间观察万用表指针摆动的方向,而不是在开关断开的瞬间; 总结为“右正负”和“左正正”。KEW1U1VVU2W26、万用表连接的这一相(W相)绕组不变,电池和开关换接另一相绕组的两个线头,进行测试,就可正确判别各相的首尾端。mA++KE6、万用表连接的这一相(W相)绕组不变,电池和开关换接另一相绕组的两个线头,进行测试,就可正确判别各相的首尾端。mA++W1U1VVU2W2KEU1VW1W2VU2mA++还是使用判断口径:左正正、右正负尽量使两次测量要使表针的摆动方向相同。如摆动方向不同,应调换与电池连接的那相绕组的两个线头或调换电池的正

6、负极,使两次测量表针的摆动方向相同,可以降低出错率7、校验万用表选择直流毫安档的最小量程。将判别出的三个首端和三个尾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分别与万用表的两表笔相连。快速转动电动机转轴,如指针基本不动,则判别结果正确;如指针明显左右摆动,则判别结果错误,需重新判别。W2V2U2mA+U1V1W18、整理工作场地(1)、将万用表转换开关旋至“OFF”档位或交流电压的最高量程档上。(2)、将电动机上所做的标记全部拆除,恢复原状。(3)、将电动机、万用表及干电池放置在安全位置,并摆放整齐。三、操作示范(四)、巩固要点1、正确判断同相绕组的两个线头。2、按图正确接线。3、要

7、在开关闭合的瞬间观察万用表指针摆动的方向。4、牢记“右正负”和“左正正”的关系。(五)、布置实习任务1、实习内容:用万用表和干电池判别三相异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首尾端。2、训练要求:正确使用万用表,按所讲授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要求熟练掌握。3、训练形式:分组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