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祖国(教师)

始终眷恋祖国(教师)

ID:37238043

大小:9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始终眷恋祖国(教师)_第1页
始终眷恋祖国(教师)_第2页
始终眷恋祖国(教师)_第3页
始终眷恋祖国(教师)_第4页
始终眷恋祖国(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始终眷恋祖国(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中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课题:始终眷恋着祖国主备人:黄建斌课型:新授审核人:审批人:教学案部分教学思路【学习目标】1.了解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2.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3.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学习重难点】1.了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2.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学法指导】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的点拨突出重点;通过换位思考(或称进入角色)突破难点。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提高;“始终眷恋”的思想感情可以尽可能让学生进入角色,让自己变成钱学森。

2、【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1.字音互填,并列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庚() 遨()游 眷()恋萌()发拘()留 触()怒 募()捐诬()蔑吓①恐吓()②吓唬()2.解释下列词语。门下:得意门生:摇篮:软禁:据理力争:3.简介钱学森。4.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归纳段意。5.按课文叙述的顺序用四字词语概述钱学森的五件事。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磨——胜利回来6.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疑问?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二、课堂助学:1.导入。2.学生交流有关钱学森的事迹。3.明确本文学习目标。4.预

3、习成果展示。5.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三个任务。(1)理清思路,划分段落。(2)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概述钱学森的五件事。(3)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6.精读课文,思考问题。(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5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扬中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表现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第

4、一个“不止一次”是对祖国的眷恋;第二个是对故土的眷恋。成语:魂牵梦绕、望眼欲穿、归心似箭等。(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念祖国的深情。如果改为客观叙述不好。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

5、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3)阅读5-14节,思考:①钱学森回国受到美国的哪些阻挠?a.他们对钱学森进行恐吓,非法搜查了他的住处,进行人格诬蔑。b.他们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关押了15天。c.他们监视钱学森的生活,屡次来捣乱和对住处进行检查。②钱学森回国的意志十分坚决,你能从文中哪几件事情中看出来?a.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b.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钱学森的内心想法。c.整整五年中,钱

6、学森居无定所,随时准备回国。(4)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切心情。(5)你从钱学深这位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学到了什么?(6)课文详写的是哪件事?谈一下作者在选材上的特点。7.品味语言。说说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①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更突出了钱学森高尚的爱国情操。②就在那年的中秋节

7、(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表现钱学森夫妇回国心情的热切和执著。③周恩来总理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指示,速将此信送给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体现了周总理和党中央对钱学森回国一事的高度重视。8.拓展训练。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将你所熟悉的故事,介绍给同学。明确: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

8、、郭永怀等科学家。9.小结。10.释疑。三、课堂巩固:阅读课文1-5节,回答问题。5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扬中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1.钱学森是一位科研人员,并没有奔赴战场,也没有参与指挥任何一次战役,为什么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因为钱学森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美国空军的战斗力。2.第④段评价钱学森“是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