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训练课教案

足球训练课教案

ID:37294074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足球训练课教案_第1页
足球训练课教案_第2页
足球训练课教案_第3页
足球训练课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足球训练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足球训练课教案(7-8)一、教材内容:  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2、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第一课时)3、教学比赛(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脚内侧踢、停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

2、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  四、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2’ )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 8’ )  1、绕操场慢跑( 3’ )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

3、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熟悉球性( 5’ )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脚对球的控制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 30’ )  一、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  动作要求:直线助跑,脚尖正对出球方向,支撑脚踏在球的侧方距球 15cm 左右,大腿外展,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踝关节紧张,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同推送或敲击的方法将球击出。  重点:支撑脚站位  难点:脚型固定   组织:全

4、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讲解脚内侧正面传地滚球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明确支撑脚站位。  (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战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  (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      为了进一步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踢球动作,采用了学生散点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身体的姿势、脚型、脚法要正确。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和眼视前方,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

5、,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二、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  动作要点: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接球腿大腿外展,脚尖微翘,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内侧迎球。  组织: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两列横队,相距 五米   三、教法:  1.讲解脚内侧接地滚球。  2.教师示范。 3.两人一组,队形相距五米,练习传球。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一人用脚内侧传地滚球,另一人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用脚内侧传球,两人反复练习  四、教学比赛  组织:分成两对进行比赛  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进攻意识和协作配合能力,善于隐藏自己

6、的传球意图,以及运球假动作新式单个战术行动与提高传接球技术相结合。要求:无球队员跑动、接应要积极,防守队员要密切注意传球队员的行动,抢断、封堵要积极。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脚内侧踢、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 5’ )  1、配乐伸展放松操( 3’ )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2’ )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

7、足球20只,,录音机1台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