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

ID:37309313

大小:22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1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在备考中,要多多积累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诗歌,培养语感,树立题型意识,系统梳理诗歌考查角度,强化规范作答意识。考查角度一:形象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景物形象。诗

2、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要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几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典题探究1.人物形象【典题】(201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

3、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解题思路:此题分析“人物形象”。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景物形象【典

4、题】(201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解题思路:此题分析“景物形象”。“怎样的景色”,需要抓住原诗中的“雨”“江乡”“叶”等意象具体解说,“氛围”要抓住“萧萧”并联系后文加以理解。参考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3.事物形象【典题】(2012·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律诗,

5、按要求作答。野 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14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解题思路:此题分析“事物形象”。赏析诗歌中的形象,要立足诗歌内容,密切结合诗中的文字,从外在特征入手,步步深入加以分析,力求将作者赋予“物象”的内在情感、内在意蕴挖掘出来。参考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6、方法归纳1.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诉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诗歌情貌殊异。(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7、基本步骤: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诉衷情陆 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①。注:①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的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例2】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江 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什么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