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语文人生1

李卫东-语文人生1

ID:37311592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李卫东-语文人生1_第1页
李卫东-语文人生1_第2页
李卫东-语文人生1_第3页
李卫东-语文人生1_第4页
李卫东-语文人生1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卫东-语文人生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人生1:第一次参加教学比赛前的故事文/李卫东1993年4月,我参加南开区生动教育优秀课评比,执教《早发白帝城》一课,获得二等奖。这个奖项跟我后来取得的教学业绩相比,看上去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此时,距离我走入小学教育这一行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这可能是我和许多青年教师在经历上不同的地方。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在教学之余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和积累,为我后来的教学探索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刚做教师时,我在学校里教写字课和手工课。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低,薪水也微薄,我并没想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终身职业。在寻找和等待走出教师这一行机会的同时,我开始多方面学习,

2、丰富知识,提升修养。结合所教学科,我把切入点放在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学习上,习字、治印,成为我那时的业余生活。邓散木的《篆刻学》和吴颐人的《篆刻五十讲》成为我学习治印的入门书籍,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让我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到周日,我去逛文化街、旧书摊,寻觅书法碑帖和名家印谱,购买纸笔和石料;每天晚上,就在灯下读书、习字、治印。闲暇时,翻阅书法碑帖和印谱成为一种莫大的享受。这期间,我加入天津海河青年印社,得到社长董鸿程、马培鉴两位先生的指教,印艺为之大进。董鸿程先生在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篆刻学习班,我全程参加学习,虽然先生讲的篆刻基础知识我早已掌握,但先生的艺术观点、

3、学识修养,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在教学中渗透出来,给我很多启示。后来,我参加天津青年书法协会,聆听到更多的津门艺术家的艺术思想。这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那时习字和治印,兴致一到,常常通宵达旦。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在学校值班,暖气片已经不再散发热量,办公室里渐渐冷了下来。我先将《汉袁安袁敞碑》字帖拿出来临习一通,然后开始刻印。刻刀在印石上冲过,发出铿铿的震动声,不一会,刻刀和印面都变得发热了。这时,明月正挂在窗边,窗棂上的残雪泛出晶莹的光。我提笔写下一句话:“金刀映雪冲石暖,明月扶窗问我寒。”这样的情景在我学习过程中俯拾即是,但我并不觉得艰苦,反而沉醉其中,乐此不疲。治印一艺

4、,看上去是刻字艺术,其实它更是一名艺术家文字学修养的体现。要治印,就要对小篆、大篆、甲骨文等进行学习,而这其中的每一种字体都是一项专门的学问,要下很大功夫才能掌握。我对小篆的学习,是从看《说文解字》部首开始的。借助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等书籍,我对540个部首逐个研习。我还买来王福庵先生书写的《说文解字部首》,在一个个部首旁,写下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觉得,自己犹如从文字的小路走进了一座文化的殿堂,先民的智慧着实令我敬佩和折服。我当时并未发觉,这对我后来改进生字教学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90年代,我的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天津市青年书协举办的书法展览,有

5、的作品还远赴西安等地参加交流展览。学习书法和治印,引发了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尤其是诗词。当时,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在夜校开设诗词班,我每晚都去学习。授课的是操着一口天津方言的津门诗词名家张牧石先生。张先生对诗词的独到见解是我在书本里未曾接触过的,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记得他认为诗词创作的原则是“情真、意新、词美、律严”,并在诗词的讲解中一次次验证其正确性。他选取《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为学员逐句讲解。经过他的解说,那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像被赋予了无穷的魅力,越读越觉得有味道。我还买来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席金友先生的《诗词基本知识》等书,学习诗词创作

6、的常识和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竟不由自主地“吟”出了几十首自己的“诗”,一字一句地抄录在宣纸上,合订成一卷《李香尘诗词集》,并在扉页上写下这样的句子:“字字闲时勤锻就,声声月下苦吟成。”一年后,我翻开自己的集子,读着那些蹩脚的句子,顿觉脸上阵阵火烧。这哪叫诗啊!这本集子随即被我烧成灰烬。现在想来,不免觉得有些可惜。但不论如何,经过这一番学习,我对如何阅读古典诗词倒也有了一些心得。在东方艺术学院夜校学习期间,我用一年时间,在津门名画家贾万新先生执教的国画班里学习山水画,在张牧石先生开办的篆刻班里听张先生系统地讲述《说文部首》。对书印的学习还引发了我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兴趣,《老子

7、》《论语》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成为我最钟爱的几本书。刚上班的时候,我买到了几本介绍世界著名摄影家的书,被里面的作品吸引,也被摄影的魅力吸引,亚当斯、威斯顿、卡休、尤金·史密斯、罗伯特·卡帕、布列松、郎静山,这些大师的名字和作品走入我的世界。于是,我用上班第一年的全部工资购买了一架海鸥牌135单反相机,开始自学摄影。本·克莱门茨的《摄影构图学》、安德烈亚斯·法宁格的《摄影构图原理》等书籍为我揭开了摄影构图的秘密,《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教给我更多的摄影知识,当时著名的摄影杂志《摄影世界》《大众摄影》《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