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

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

ID:37346676

大小:46.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_第1页
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_第2页
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_第3页
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_第4页
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_第5页
资源描述:

《TED问题适合学校类的小TE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筹备1.能否把你们完整详细的活动流程(总的流程+详细解释),或者筹备过程中的纪录给我们?我们办的是放映会,TEDtalk+3个Speaker+会后自由讨论,时间2.5-3小时,观众50+人吧。也没总结详细流程。活动要办起来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大概就是这么几步:(1)定主题,这是最重要的,主题是否有趣关系到能吸引多少人来,也关系到是否能比较容易找到Speaker。(2)找Speaker,定场地。这两项要同时进行的原因主要是时间问题。最好确定了时间再联系Speaker,不然Speaker、场地两边凑很麻

2、烦!场地我们选择的是学校教室,无成本(3)宣传。我们几乎只有线上宣传。人人网+豆瓣同城活动。海报也要设计,一张贴在我们学校咖啡馆(人流较大),留一张贴活动现场。海报放在网页上也比较醒目。其实这么做也是不得已,毕竟我们没有赞助。(4)现场,其实这是最简单的,提前一点去调试一下设备,布置一下现场让气氛轻松活泼一点就行。我觉得协调起来很重要。我们只有十个人左右的团队,所以没有明确分工,任务都是列出来大家认领,这样的话保证认领人对他的工作是明确有概念的,大家也会主动沟通和交流。2.做好第一届是否有预演?或者第

3、一届第二届有何不同No3.若有预演性质的小型TED会议吗?小型会议人数(听众和演讲者)分别多少?从启动到举行准备了多长时间呢No4.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果按量级来说,从大到小分别是哪些呢?又是如何克服的呢?、我觉得已经克服的困难再回想起来还真不是困难……主要是协调场地、Speaker和宣传之间的进度。时间很重要!这个有时候得靠运气……1..团队人数与具体分工十来个人吧。我们比较随性,有空愿意来就来做,没空就不来。过去两场活动我们都是8个人左右搞定的。我们会一起brainstorming,把具体计划

4、列出来然后各自认领,没有明确分工。有时间的多做点,没时间的少做点,大家都有一个整体观,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在整个活动中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样沟通起来比较有效率,积极性也有保证。2.筹办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大会举行时临场的突发状况3.整个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作是怎样协调起来的?主题、嘉宾、赞助……环环相扣,如何有效解决这种连锁反应?你们当时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嘉宾、赞助商、环境、粉丝、宣传的先后顺序?筹办中遇到的困难已经大会举行时临场的突发状况我觉得不要采用传统的组织架构来运行TEDx。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当成

5、活动的主办人,这样工作才好协调。嘉宾、赞助商、环境、粉丝、宣传这些严格意义上没有先后之分,都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沟通很重要!这是我的观点。4.在时间安排、场地选择、人员协调上有哪些是最容易疏漏的?以及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容易出现而又容易被忽略的一些纰漏要注意活跃气氛,在开场前工作人员最好多和观众聊聊天,营造出一个分享的氛围。还有,别忘记Speaker。我们的活动,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招呼Speaker来的时候还挺周到的,活动结束有的Speaker要先走,要注意送一下。我当时就忙着组织现场的后续讨论了……囧啊。

6、不过你们人多,这个应该没问题。5.作为项目组真正需要对Ted了解到何种程度?能多了解就多了解!反正我对我们team说每个人都是TEDxRUC的发言人和代表,必须知道我们在做什么。1.如何更好地本土化呢?本土化有什么具体的表现(诸如嘉宾,主题什么的)?如何处理TED的原汁原味与本土化的矛盾与冲突,比如嘉宾的所在地,本地嘉宾与外地嘉宾的比例。我的建议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Speaker可以是周围的人,同学老师朋友都行,不要局限在大牛身上。大牛们固然能吸引观众,但是他们很忙,只会花比较少的时间准备talk

7、甚至不准备。那还不如找个身边的人,慢慢聊天帮他们整理出一个talk思路。这样也就很本土啦!二、粉丝2.如何有效地寻找粉丝?实体性的线下宣传活动有哪些呢?社会上“游离”着的的粉丝如何进行有效的集结?粉丝的数量反正是超出我的预期了。你把信息贴到网上,自然有人会联系你。这个不用担心吧。3.培育到一定数量的粉丝是大概多长时间?怎样的数量可以保证TED大会的进行呢?我觉得粉丝不是靠TEDx培育的。我对TEDx的理解是,把对TED这个形式感兴趣的人集中到一起,讨论和做一些事。培育TED粉丝是TED官方的事儿。TE

8、Dx应该往深度发展。而且,数量不是关键,人少有人少的好处,方便深入讨论而不是社交。人多影响力大。只要你们主题和Speaker,一定有一次成功的TEDx。4.在多种类型(粉丝的年龄、行业、个性等)的粉丝面前,如何有效地协调沟通组织呢?分工如何?会出现哪些问题吗?我不太理解这个问题。各种类型的粉丝不都是因为TED聚到一起的么?那就聊TED做开场呗,总能找到新的话题啊。5.通过筹备TED,有什么有效、低成本的宣传和寻找粉丝的方式不知道啊,如果你们找到了告诉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