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

《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

ID:37386251

大小:234.1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11

《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训练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诗人简介]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参湖南、江西幕府。后为抚州刺史,《新唐书》本传有“耕饷岁广,狱无系囚”之称。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注释](1)天秋:是说天气已是秋季了。(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这里代指全城。夜千重:指夜已很深了。(3)江南:长江以南,这里是泛指。会:聚会,指与故人在客舍的欢聚。(4)翻疑反而怀疑。(5)风枝:被风吹动的树枝。暗鹊:栖巢的夜鹊。(6)泣寒虫:是说秋虫在露草中鸣叫像是哭泣一样悲凉。(7)羁旅:留滞他乡。(8)晓钟:报晓的钟声。[简要评析]作者家乡在江南,在这京城之夜,与故人偶

2、集客舍,自是无限欣喜,也因此更加触动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就是写这一为许多诗人所表现过了的极其普通的感情,但并不嫌其重复,却另有一番神妙。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能有这样的机会与故人相聚,真是令人喜出望外,所以接着的一联说: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诗的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

3、惊”、“泣”二字,含意深刻,通过写乌鸦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在诗的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长”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的表达了不忍和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全

4、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极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送李端①故关:故乡。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②“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③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④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卢纶、李端,同列“大历十才子”,离乱伤别,故人情深。此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

5、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

6、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

7、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