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

ID:37428342

大小:7.40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5-12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_第1页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_第2页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_第3页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_第4页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1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构造类型一、截面形式:T形、I形、槽形、箱形二、块件划分方式1、划分原则:起吊能力。接缝在应力最小处。接头少、施工方便。便于安装。标准化。2、划分方式(1)纵向竖缝(图abch):主梁受力可靠,施工方便。(2)纵向水平缝(图fgi):拼装单元尺寸小、重量小。(3)纵横向同时分缝(图4、5):尺寸小、重量小、便于运输,但要注意预制精确度。§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1、构造布置常用跨径——8.020m主梁布置梁距通常在1.5~2.2米之间横梁布置端横梁中横梁布置在跨中及4分点2、主要尺寸主梁——高1/111/18L,宽

2、1518cm横梁——中横梁3/4h,端横梁与主梁同高,宽1216cm,可挖空翼板——1/12h,一般为变厚度编辑本段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能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化,使企业更具应变力和竞争力。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例如毛坯的铸造、锻造和焊接;改变材料性能的热处理[1];零件的机械加工等,都属于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所谓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构成一个工序的主要特点是不改变加工对象、设备和操作者,而且工序的内容是连续完成的。例如图32-1中[cc1]的零件,其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工序:  工序1:在车床上车外圆、车端面、镗孔和内孔倒角;  工序2:在钻床上钻6个小孔。  在同一道工序中,工件可能要经过几次安装。工件在一次装夹中所完成的那

4、部分工序,称为安装。在工序1中,有两次安装。第一次安装:用三爪卡盘夹住外圆,车端面C,镗内孔,内孔倒角,车外圆。第二次安装:调头用三爪盘夹住外圆,车端面A和B,内孔倒角。编辑本段生产类型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类。1.单件生产单个地生产某个零件,很少重复地生产。2.成批生产成批地制造相同的零件的生产。3.大量生产当产品的制造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是重复进行一种零件的某一工序的生产。  拟定零件的工艺过程时,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不同,所采用的加方法、机床设备、工夹量具、毛坯及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等,都有很大的不同。编辑本段加工余量加工余量概述为了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必须从毛坯

5、上切去的那层金属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又可分为工序余量和总余量。某工序中需要切除的那层金属厚度,称为该工序的加工余量。从毛坯到成品总共需要切除的余量,称为总余量,等于相应表面各工序余量之和。机床在工件上留加工余量的目的是为了切除上一道工序所留下来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如铸件表面冷硬层、气孔、夹砂层,锻件表面的氧化皮、脱碳层、表面裂纹,切削加工后的内应力层和表面粗糙度等。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加工余量过大,不仅增加了机械加工的劳动量,降低了生产率,而且增加了材料、工具和电力消耗,提高了加工成本。若加

6、工余量过小,则既不能消除上道工序的各种缺陷和误差,又不能补偿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造成废品。其选取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余量尽可能小。一般说来,越是精加工,工序余量越小。机械加工余量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机械零件是由若干个表面组成的,研究零件表面的相对关系,必须确定一个基准,基准是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根据基准的不同功能,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类。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如图32-2所[cc2

7、]示的轴套零件,各外圆和内孔的设计基准是零件的轴心线,端面A是端面B、C的设计基准,内孔的轴线是外圆径向跳动的基准。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装配基准、测量基准及定位基准。  (1)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的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2)测量基准用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如图32-2中的零件,内孔轴线是检验外圆径向跳动的测量基准;表面A是检验长度L尺寸l和的测量基准。  (3)定位基准加工时工件定位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或线、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