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方案

矿山测量方案

ID:37434393

大小:20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3

矿山测量方案_第1页
矿山测量方案_第2页
矿山测量方案_第3页
矿山测量方案_第4页
矿山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山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本科生实习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实习单位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学院意见:签章:年月日测量学实习(暑假)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要求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和测量工程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于2012年7月7日~7月21日安排为期3周的集中教学实习,其目的与要求为:(1)熟练

2、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图根导线测量、交会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计算方法。(3)了解经纬仪测图的基本方法和测图过程。(4)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二、实习任务1.图根控制测量(观测和计算);2.1:500常规地形测图;3.地形图数字化。三、实习仪器全站仪一台,脚架三个,单棱镜箱两个,棱镜包两个,对中杆两根,3米卷尺一把,水准仪一台,水准仪三脚架一个,5米塔尺两根,图例说明一本。四、实习时间2012年7月7日-2011年7月2

3、1日五、技术要求实习技术要求依据为《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5.1一般规定1、坐标系统可采用国家坐标系、独立坐标系,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选定。2、测图比例尺可选用1:5001:10001:2000,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任务和地形情况统一确定。3、地形图基本等高距根据地形类别和用途的需要,按表1之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确定。4、地形图符号注记执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的规定。对图式中没有规定的

4、符号,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规定,不得自行设计使用。5、地形图分幅采用正方形,规格为50cm×50cm;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1000,10.5-21.5)。表1基本等高距单位:m基本等高距平地丘陵山地高山地1:5000.51.0(0.5)1.01.01:10000.5(1.0)1.01.02.01:20001.01.0(2.0)2.0(2.5)2.0(2.5)注:括号内的等高距以用图需要选用。6、图根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

5、基本等高距的1/10。7、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基本等高距。8、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表2之规定。表2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0.5≤±0.4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0.75≤±0.6注: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2中规定值放宽50%。9、地形图

6、高程精度规定: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5m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其它地区地形图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3之规定。表3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等高距)≤1/3≤1/2≤2/3≤1注: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3中规定值放宽50%。5.2图根控制测量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宜在各级国家等级控制点、城市等级控制点、GPS控制点下加密。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

7、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传统测图方法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4之规定;数字化测图图根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5之规定。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图根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长期保存、便于仪器安置、通视良好、视野开阔、便于测角和测距、便于施测碎部点的地方。要避免将图根点选在道路中间。图根点选定后,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画“+”作为标志;或用油漆在地面上画“⊕”作为临时标志并编号。当测区内高级控制点稀少时,应适当埋设标石,埋石点应选在第一次附合的图根点上,并应做到至少能与另一个埋石

8、点互相通视。表4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Km2)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根点密度1505015表5数字化测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Km2)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根点密度641645.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