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

ID:37447370

大小:4.02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2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_第1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_第2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_第3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_第4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材料:苏联的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为什么工农业会出现这种明显不同的情况呢?(1)片面发展重工业;(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苏联的经济改革势在必行一、赫鲁晓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影响2、赫鲁晓夫改革措施项目内容农业工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

2、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玉米运动西方在我们之前发现,玉米是一种最好的青贮饲料,它是自然界用来喂牛的第一等饲料。赫鲁晓夫急噪喜怒无常的性格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赫鲁晓夫改革类别赫鲁晓夫改革背景目的斯大林体制弊端暴露;农业问题严重措施农业工业评价成效局限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①没有突破旧体制;②脱离实际;③盲目性;④赫氏的个人作风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一、赫

3、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工农业的改革措施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工农业的改革措施2.后期改革陷于停滞勃列日涅夫改革类别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目的措施工业农业评价成效局限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①没有突破旧体制;②脱离实际;③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减速甚至滑坡;④勃氏后期保守作风、后期改革停止①继续革除弊端;②纠正混乱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①扩大自主权;②提高农产品价格;③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④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

4、发展的战略方针”“加速战略”是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提出的改革方针。其基本目标是:到2000年,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要增长1倍,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提高到5%,人均实际收入增加60%—80%。其基本思路是: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1981-19853.2%1986-19882.8%1990-1.6%1991-10%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经济由低增长变为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1991年为-8%石油出口:1991年减少4400万吨4.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消费品市场供应恶化1991年:1200多种消费品中,9

5、5%以上短缺211种食品中,188种不能自由购买——居民未满足购买力已达2000亿卢布,大致等于一年商品零售流通额的50%财政赤字、货币发行、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亿卢布)19852001986-1988430-44019899201990581通货膨胀率(%)1981-19885.719888.4199020外贸逆差(亿卢布)1989201990100农业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进口农产品增加:1989年以来,苏联每年要进口3000万~4000万吨粮食和其他大量食品原料,所花的钱等于每年外贸出口额的20%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下降1989年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6、的居民为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占1/3。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2.政治体制改革的失控改革的失控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经济继续滑坡。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课堂总结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

7、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思考探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何异同点?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改革侧重所有制;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而后者则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但由于不符合国情而失败。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