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ID:37587904

大小:556.81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12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4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大纲》表述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级为E级。本知识点主要讲解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是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创作风格等皆属此范围。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一、理解关键词语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开已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

2、字师”。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那么如何理解诗中关键词语呢?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也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如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其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为千秋佳句。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

3、”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用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再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其中的“悦”字和“空”字均为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王维《使至

4、塞上》中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其中的“重”和“迟”字,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杜荀鹤《山中寡妇

5、》“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中的“犹”和“尚”字,深刻地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田园荒芜,而官府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照旧逼税和“征苗”的严酷的社会现实。数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前面所举齐己《早梅》中的例子。古人讲究炼字,所以诗句中有一些关键词语,使全诗增色。请找出下列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并体会其妙处。(1)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王勃《郊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洪瑹《阮郎归》)答: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湿、疏。“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逸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2)扶。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凭着一个“扶”字,我们感受到了从树林深处步步走近的春天。(3)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答: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空、已。阴铿写送行迟到,只见“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虚词“空”、“已”若不经意进入诗中,对于描画诗人惘然若失的情状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4)淡、滴。“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状

8、出视觉感受,“滴”达出听觉感受,“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