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辅导物理上册

同步辅导物理上册

ID:37591407

大小:625.07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25

同步辅导物理上册_第1页
同步辅导物理上册_第2页
同步辅导物理上册_第3页
同步辅导物理上册_第4页
同步辅导物理上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步辅导物理上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重力、弹力、摩擦力1§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7§3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14§4一般物体的平衡20§5质点和质点系的直线运动27§6运动的合成和分解33§7抛体运动38§8圆周运动44§9直线运动中的牛顿运动定律50§10动力学综合问题56§11曲线运动中的牛顿运动定律62§12非惯性系69§13万有引力定律74§14功和功率81§15动能定理88§16机械能守恒定律95§17动量定理102§18动量守恒定律108§19碰撞113§20能量和动量综合121§21天体运动中的能量与动量问题130§22简

2、谐运动135§23机械波144§24波的特有现象150§25分子动理论与物态变化156§26气体性质161§27热力学定律168§28气体的特殊变化过程175参考答案与提示182§1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归纳一、力1力产生的机理:力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有受力物体就有施力物体。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在力学范畴内,我们经常遇到的重力、摩擦力、弹力(如绳子的张力、压力、支持力)等,从它们产生的机理去看,上述各种力属于两大类:①万有引力(这里重力是唯一的例子);②电磁力(上

3、述其他所有的力)。从微观上看,弹力和摩擦力都是原子、分子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目前,除万有引力和电磁力外,还有弱相互作用力(与某些放射性衰变有关)及强相互作用力(将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在一起的力,以及核子内部更深层次的力)。后两种力均属于短程力,在宏观的机械运动中并不存在。2力的效应:它是指物体受力作用后产生的效果。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的效应称为力的外效应,而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实际上,力的两种效应很多时候是同时存在的,但也可以仅产生一种效应,如库仑力使电荷加速就只有

4、电荷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没有形变现象出现。二、重力1重力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将它进行分解,一个分力是使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n,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mg,如图11所示。因此物体受到的重力随物体在地球上的纬度不同而略有差异,物体受的重力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处最大,两者相差约千分之三。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远远小于万有引力,因此图11粗略计算时可以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就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2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

5、重力的合力(即物体的重力)的作用点。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由此可见,物体的重心有可能不在物体上,而在它附近空间中的某一个点上,如篮球的重心就在球心处。只要物体的物质分布情况确定,物体的重心与物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就确定了,所以无论物体(刚体)怎样运动,其重心对物体(刚体)的位置总保持不变。此结论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用到。设物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1,m2,…,mn,且各部分重力的作用点在xOy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xn,yn),则物体的重(质)心坐标xc,yc可§1重

6、力、弹力、摩擦力1表示为∑mixim1x1+m2x2+…+mnxn∑miyim1y1+m2y2+…+mnynxc==,yc==。∑mim1+m2+m3+…+mn∑mim1+m2+m3+…+mn另外,还可以利用悬挂法求薄形物体的重心。三、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接触,并且发生形变。弹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处,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另一个物体上。2弹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形变的大小有关。胡克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伸长(或压缩)成

7、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决定于弹簧的材料、圈数、每圈的形状及大小等因素。如果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并联,等效劲度系数为k=k1+k2,而若两弹簧111串联,则等效劲度系数k满足:=+。kk1k23一些物体,例如绳、杆或面接触的物体,发生的形变都很小,需要根据物体受力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弹力的大小。四、摩擦力1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称为摩擦力。2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滑动的趋势时,产生

8、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方向与接触面上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可通过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方程求出。最大静摩擦力Ffmax=μ0FN。其中μ0称为静摩擦因数,它取决于接触面的材料与接触面的表面状况等;FN为两物体间的正压力。3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它取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