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

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

ID:37605810

大小:380.8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3

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_第1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_第2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_第3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_第4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轮热点关注四、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一、热点背景在2011年12月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李克强副总理强调,环境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良好环境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的干净的宜居安康环境。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认识:1)基本结论: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必然遭到惩罚2)经济活动的影响: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很小;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

2、系开始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知识经济时期,人类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注重可持续发展。3)政治环境的影响:频繁的战争和地质变迁、灾害也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如丝绸之路上曾创造辉煌文明的楼兰古国,张骞通西域时还沟渠纵横、植被茂盛,如今已完全淹没在了漫漫黄沙中。4)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极大的负效应,如环境公害、生态失衡、资源危机等问题。20世纪的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当代日益突出的“水危机”都说明人与自然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对环境史学家来说,孟子最具特色的侧重点之一,无疑是他关于资源保护实践

3、的建议,以确保资源不会被耗尽,而能年复一年地为人们所用。孟子对梁惠王有一段著名的劝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文研究—三、考点链接(一)农业生产中垦荒的利与弊利:耕地面积的扩大,保证了农业的正常有序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殖;弊:过度开垦,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农具、耕作技术、农业灌溉)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引发垦荒)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二)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老子认为

4、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顺应自然,提出“无为而治”2、孟子建议实行资源保护,以确保资源不会被耗尽,而能年复一年地为人们所用;3、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三)新航路开辟(原因、过程、影响)——“哥伦布大交换”从美洲传来的: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红柿、南瓜、辣椒……极大地丰富了各地的饮食文化。(四)工业化与环境问题——欧美国家的工业化与环境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40S)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

5、70年代以后)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影响:内燃机出现,石油大量被开采,造成了能源危机和生态恶化,使环境遭到破坏——苏联的工业化与环境问题1、(1924-1953)斯大林模式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积极影响: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消极影响: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衡;②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③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2、(1953-1964)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改革——大规模垦荒,种植玉米→耕作粗放,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问题1.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中国工

6、业化遭受重大挫折根因:“左”倾错误影响内容:工业上制定了赶超英美的工业发展高指标,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影响: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企改革——中国工业化的新起点国企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注重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热点演练“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古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哪一派别的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

7、怠倦。”墨子的话反映了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还包括①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③工业无产阶级产生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缘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④的项排除,正确答案为D。下图反映了苏联(俄)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

8、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