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六步教学策略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

ID:37654902

大小: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7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_第1页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_第2页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_第3页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_第4页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围绕我校的“奠基成功人生”这一办学理念,我校正在全校高初中部试行并逐步推广“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该策略的宗旨有二:其一在于学生通过自主的学和教师的导,能够获得成功感并进一步提升其学习兴趣。其二在于教师通过教,能够迅速提升其教学能力、教学业绩和教学技巧并获得教学的成就感,现将该教学策略简介如下。一、“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出台的背景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本教学策略试图把赫尔巴特的教师主体论指导下的四段式教学法和杜威的学生主体论

2、指导下的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和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传统教学的精粹和新课改背景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达到共生共荣,打通传统教学的单一教师主体模式和新课程背景下单一的学生主体模式的沟壑,在单元课时的教学中,实施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双主体的侧重不一。在探究合作环节强调以学生主体为重,在归纳总结环节强调以教师主体为重,在巩固反思环节则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并重。二、“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阐释(一)“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有效教学的内涵(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

3、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9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就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

4、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学生主动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建构主义反对过于简单化地处理学习内容,希望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同时,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中应让学习者试着像科

5、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他们认为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的对象不可能达到科学家那样高深,但在学习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却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为在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自己在小组中需要交流的信

6、息,必要时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提纲。一方面学习需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题策略另一方面还要努力理解他人的解题策略,并不断比较和优化。这些环节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必要环节,教师必须给予时间上充足的保障,这样知识建构的质量才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9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这里的空间主要是指学生座位的安排。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插秧式地编排座位,每个学生被安排安静地坐自己的座位上,努力地理解黑板、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和材料,这使得学习常常被视为孤立、个体化、相互存在竞争的活动。如果我们把孩子们编排成一些工作小组,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孩子们

7、会十分乐于彼此进行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形成一个小而精的工作小组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是随着小组人数的扩大而减少的。(4)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将所学

8、的知识迁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