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

ID:37661041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_第1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_第2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_第3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_第4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懂得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②理解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③懂得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力量之源。④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②通过本课学习,初步掌握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对照分析法等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作用。5.教学难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第二部分内容,学生在全面了解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后,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事

3、物认知和理解能力,对国情国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水平有差异,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四)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6/6同学们,继5.12之后,今年我国又遇到哪两大灾情?对!西南旱灾、玉树地震。面对灾情,我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抗灾救灾中,就在昨天晚上,一个晚上的募捐就达21亿多。(这时播放晚会的

4、主题歌)。思考这里凝聚着什么精神?我们要战胜一系列灾难要靠什么精神?为什么?这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须过三关。(二)讲授新课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第一关】:民族精神我感知(内涵、内容、体现)注:导入活动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不仅创造了灿烂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下面先进行活动一活动一:展示台,展示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材料略(名言、图片),并回答:1.阅读上面的资料、图片、名人名言后,能否概括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

5、么?2.你能否命一妙题?(你命,我答)同学回答得很好,尤其是第二问,这种开放性题目,并且课堂气氛很好。具体回答略。下面先聆听十六大报告(略),后进行活动二感知民族精神内容。请预习P69并完成下表:(分组讨论5分钟并派代表回答)活动二:比一比,填一填内容名言历史典故热点事例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6/6注5位同学分别代表本组回答5方面内容,很好。尤其是就热点事例回答得很好。具体回答略。注:导入活动三(不同时期,民族精神有着不同表现,尤其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活动三

6、:民族精神与时俱进(采用启发式、讲授法,边展示边启发)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材料(7图)略,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导入第二关(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虽历经无数考验,面临巨大的灾难—自然灾害外敌入侵,但中华民族在大难面前从未退缩过、屈服过,而是知难而进,在挫折中奋进,这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故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的团结互助、中用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第二关】民族精神,我领悟(地位、作用、意义)先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68-69,

7、然后参与活动三的讨论活动四:你说我说,大家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春节期间视察我省我市时提出的“三保一弘扬”指示精神,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准确把握,为我市经济社会开出了一剂良方。全市上下唯有继续以“三保一弘扬”统领全局,方能实现新一轮“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方能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作出南昌应有的贡献,方能不断谱写南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篇章。来源:南昌新闻网—南昌日报1.弘扬井冈山精神,民族精神有何理论依据?2.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江西的崛起,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有现实意义?3.畅谈“红歌”大家唱的意义注:对2、3问可任选一问,并

8、提示意义类答题技巧同学们回答得并不是很好,尤其是第三问,后经过启发与意义类技巧点拨答得不错。这3个题目,几个同学的回答答案略。注:导入第三关(我总结导入,通过第二关,我们领悟到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战胜所有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