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

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

ID:37690901

大小:13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8

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_第1页
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_第2页
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_第3页
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_第4页
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 措施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化学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路措施与方法一.刍议河北省用高考试题抓基础、抓主干、抓核心;重能力、重理解、重应用;变宽度、降难度、改深度;稳求变、稳求新、稳求进。试题导向健康、难度控制得当,主干知识突出,区分度合理;符合两纲、不偏不怪、直出直入、朴实无华、回归教材、覆盖主干、考查重点、核心凸显、重在能力。试题内容突出主干、狠抓基础、强化核心、凸显能力——理解和迁移能力;试题平实、和谐,切入宽泛多样,设问灵活机动,感受到进得来、展得开、抓得住。试题选材表现了高水平的深度回归教材,以主干、基础为载体向(观察、

2、思维、实验、自学)能力测试倾斜,体现学科思想和科学素质的考查,试题有引导考生现场自学的良好意图,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二卷的27、28、29题),更具有公平性。试题不拘泥于大纲,不刻意追求覆盖面,但力求尽可能多地考查知识功底(约涉及知识点140个),重在理解、适度延伸、关注迁移。试题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深刻理解是根本,学会迁移是关键,深陷题海无出路。二.07指导备考之我见——策略思路篇狠抓双基是源头,深刻理解是根本。学会迁移是关键,能力落实是实力。深陷题海无出路!老师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就是:

3、带着考纲走进教材、带着教材走进规划、带着规划走进备课、带着教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走进问题。学生自主备考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问题走近老师、带着问题走向思考、带着思考走向能力、带着能力走进考场。高考改革的基调:稳定是大局、是头等大事、是一切的前提——高考无大变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只能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保证更好地完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前夕的高考的平稳过渡。真正达到稳定的核心有两个:立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不纲;试题题量、难易程度恰当。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的局限决定了试题抽样的集中性——只能是

4、该学科的主干、核心、基础、重点。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不为才有所为,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态度才有高度。不要迷失方向,不要迷失方法,不要迷失自我。“反常”实验现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好机会: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没有蓝色;蔗糖有了银镜反应;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出现黑色沉淀;苯酚与浓溴水生成的白色沉淀失而复得;过氧化钠加水后再加酚酞红色得而复失;硝酸银滴加到碘化钾溶液中振荡无沉淀;铜和浓硝酸反应得到绿色溶液而非蓝色-------。关于氯水的发散思维方向•氯气溶解于水的过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氯水里的

5、平衡——溶解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氯水的组成——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及其结构•从氯水的组成和溶解过程的认识与分析,学会迁移,用比较的方法去对待:溴水、碘水、氯化氢水、溴化氢水、碘化氢水、氨水、二氧化硫水、硫化氢水、二氧化碳水、--------的组成与溶解过程。•从氯水参与的化学反应的本质与类型去学会分析:金属钠、过氧化钠投入溶液;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通入溶液、-------的化学反应。氯气溶于水的过程:物理过程:100%的氯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之间。化学过程:约67%的氯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氯分子(

6、Cl2·nH2O)约33%的氯分子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   或Cl2+H2O====H+Cl_+HClO相关于氯水的化学反应:氯水中的溶解平衡;氯水中的化学平衡;氯水中的电离平衡;氯水与溴化钠、碘化钠、硫化钠的反应;氯水与碳酸钙、碳酸氢钠的反应氯水与无水硫酸铜;氯水与品红溶液;氯水与石蕊溶液;氯水与镁粉、铁粉;氯水与溴化亚铁溶液;氯水与亚硫酸钠溶液;氯水与硝酸银溶液;氯水与电石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对07年高考的估计:重要能力年年考 重点内容重点考 死记知识

7、极少考超纲知能不会考 实验部分灵活考 表述能力处处考(相对于06年)难度稳定、(相对于考生)难度适中、(相对于大纲)难度合理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主干、核心仍是主流。突出基础概念、强调主干原理、重视核心知识、着眼再生能力2。不苛求知识系统的覆盖面,但力求学科内知识综合。立足教材——回归教材、源于教材、挖掘教材、高于教材3。在知识储备基础上检测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在建构和内化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考查迁移、逻辑推理能力;在适量考题的基础上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力立意——重在理解

8、、凸显推理、落实迁移、适度计算4。强化实验考查,重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创新高效备考要处理好十大关系1.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教材的关系毫无疑问,作为备考应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大纲没有涉及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不要超纲复习;但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死抠教材照“章”办事;一本教辅照“本”宣科;他人经验照方抓药;个人经验照旧使用------凡此种种,不与考试大纲联系、比照、挂钩等等都是“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2.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例:蒙有硫化银的银器的去污——银器与铝片浸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