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

ID:37714587

大小:32.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9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_第1页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_第2页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_第3页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_第4页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又称反求工程或反求设计,是将已有产品模型或实物模型转化为工程设计模型和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已有产品进行解剖、深化和再创造,是对已有设计的设计。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技术水平,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增强经济竞争力。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它们为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在机械工程领域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充分地、合理地利用这些科技成果,更快的获得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技术成果。反求工程的应用对于我国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发展有

2、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最早提出“反求工程”概念并倡导推广的学者是著名的科学学专家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等。早在1983年第三次全国科学学和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上他们就提出了“反求工程”的概念。近20多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反求工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直接导致反求工程的实践水平越来越高,反求工程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与之相配套的各种技术手段也趋于成熟。反求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重建、模型精度分析等。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当今我国学者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我选读了2010年至2011年所发表的部分论文,并将读后收获

3、记录如下。一、数据采集方面数据采集即获取实体模型的几何参数,是反求工程CAD建模的首要环节。对自由曲面零件的测量是实现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根据被测物的CAD模型是否已知,可将自由曲面的测量分为CAD模型已知的测量和CAD模型未知的测量。这两种测量的目的不同,测量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检验和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而后者主要是根据测量所获得的零件表面的测点数据实现曲面重建,以便利用CAD/CAM技术进行模型修改、零件设计、数控加工指令的生成及误差分析等处理。对于CAD模型已知的自由曲面的测量,其关键问题是如何高效、可靠、安全地获取待测曲面的几何形状信息

4、。对自由曲面进行测量时,采用等间距测量是最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但为了保证测量准确度就必须缩小测量间距,这使得测量效率显著降低,并增加了后续的误差评定等工作的难度。一种理想的方法就是使测点分布的疏密随曲面曲率变化而变化,曲率越大,测点应越密;反之则越疏,从而较好地反映待测曲面的几何形状信息,实现测点的自适应分布。而对于CAD模型未知的自由曲面零件的测量,应主要考虑如何根据已测点的信息来对自由曲7面的测量作出预测和规划,解决测头对被测曲面的运动跟随问题,使测头运动能够密切跟随曲面形状的变化,使得测量实现起来可行、安全、高效,同时也要尽量使测点分布的疏密与曲面的

5、弯曲程度保持一致,并使测点数据便于后续的曲面重构或其它处理。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数据采集方法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两大类。最早出现的是接触式探针测量方法。其典型代表是三坐标测量仪,它主要应用于由基本几何形体(如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等)构成的实体的数字化过程,适用于测量实体外部的几何形状。在张文建等的《三坐标测量机在反求工程中的研究》一文中,作者以汽轮机叶片为基础,介绍了利用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获取零件三维数据的步骤和方法。即通过装夹零件、标定测头、建立工件坐标系、测量打点、数据输出等步骤得到叶片的点云数据。该实验表明通过确定合理的测量路径、建立

6、合适的零件坐标系、确定合适的测点个数、均匀的测力,可以提高所取得数据点的精度。但是,因测量机所在环境的影响以及测量机不可避免的存在测头的补偿误差,所以要得到精确的点云数据还应该充分的分析打点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接触式探针测量方法有较高的精度,但易于损伤测头、划伤被测零件,测量过程需要人工干预,且成本高、测量速度慢,对使用环境也有一定要求。随着反求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此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快便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应用光栅、全息、二维图像等手段的光学非接触测量三维实体的方法。其中,投影光栅法适用于测量实体外部的几何形状,它的

7、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较低,测量速度快,成本低,但不能测量表面变化过陡的物体。激光三角形法测量速度快,精度较高,但被测物体的表面不能过于光滑,且成本较高。二维图像法的精度不高。测量数据处理的算法非常复杂。虽然测量方法种类繁多,但是以上方法均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无法测量物体的内部轮廓,存在光学测量的盲点。目前,国际上有核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方法能够测量物体的内部轮廓,但这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低,成本高,对可测零件的尺寸也有限制,特别是对被测实体的材料有限制,不能测量工程领域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另一种能对物体内部轮廓进行测量的方法是美国的一项专有技术——自动断层扫

8、描。该方法虽然测量精度高,但它的测量速度慢、成本高、测量时间长,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