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

ID:37742823

大小:12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30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_第1页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_第2页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_第3页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_第4页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润新能源五莲东风二期49.8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2011年11月12日第一篇编写说明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华润电力风能五莲东风风电场二期工程位于山东省五莲县境内的洪凝镇、石场乡境内,规划装机容量约为49.8MW。升压站位于山东省五莲县县城以南约3km的洪凝镇大古家沟村村南,省道222西侧,交通便利,本集电线路工程所在风场共连接29台风机,接线方式采用1机1变的单元接线。风机出口电压经箱变升至35kV后,经35kV地埋电缆(YJV22-26/35-3×50)至电缆终端塔,与35kV架空线路“T”接。根据风机分布位置,本工程共建四回35kV架空

2、线路,分别称为A线、B线、C线,其中A线和B线为单回路架设,C线中C1-C36为双回路架设,C37-C52为单回路架设,四回35kV架空线路架设至风场升压站围墙外,改为地埋电缆YJV22-26/35-3×300经升压站电缆沟接入升压站内35kV开关柜中,其中A线与B线电缆并入一面开关柜。1.1.2路径走向描述本工程集电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地埋电缆两个部分:全线新建架空线路全长21.4km,其中A线4.4km、B线4.76km、C线12.24km。从升压站35kV高压室出线间隔出双回电缆至A1双回终端塔,A线自A1塔向西北方向前进,依次连接3台风机。B线自A1塔向西南方向前进

3、,依次连接8台风机。C线及D线出线路径相互平行,路径间隔约30米,向南分别行进至JC3及JD3,然后沿35kV南石线路径向南行进2.4km至JC6及JD6,至此C线往西行进2.5km至F32风机旁的C28塔,然后线路向西依次连接其余17台风机。全线为丘陵、低山地形,沿线均有可利用的公路或农道,有利于施工及运行维护。架空线路导线A线选用LGJ-95/20型钢芯铝绞线,B线选用LGJ-150/25型钢芯铝绞线,C线选用LGJ-185/25型钢芯铝绞线,全线架设1根地线,其中A、B、C线为GJ-35型镀锌钢绞线。本工程地埋电缆采用两种型号,各风机箱变与架空线路之间采用YJV22

4、-26/35-3×5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升压站外终端塔与35kV开关柜之间采用YJV22-26/35-3×30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29台风机均是从相应箱变敷设电缆至架空线路电缆终端塔,与架空线路连接。本工程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1.1.3线路与风机连接分布本工程35kV线路为连接29台风机的集电线路,根据各风机的分布情况,分别称为A线、B线和C线,A线和B线为单回路,C线为双回路。各架空线路连接风机编号分别为:A线连接风机:F59、F60、F61;B线连接风机:F49、F50、F51、F53、F54、F55、F57、F58;C线连接风机:F32、F33、F34、F

5、35、F36、F37、F41、F42、F43、F44、F45、F46、F47、F48、F52、F56、F63、F64;风机是从对应箱变以直埋敷设电缆至架空线路电缆终端塔处,电缆上塔与架空线路连接。1.1.4地形地貌1.1.4.1地形地貌五莲县位于北纬35°32′至35°39′,东经118°55′至119°32′之间。地处鲁东山丘带,山谷相间。崂山支脉自东北蜿蜒起伏伸向西南,构成境内中部高,向西北两侧倾斜之地势。全县总面积1501.54km2,其中山地513.07,占总面积的34.2%;丘陵899.17km2,占59.9%;平原89.3km2,占5.9%。平均海拔178m,

6、主要山有马耳山、寨山、会稽山、分岭山、五莲山、青山、李古寨山、庐山等。五莲县地势中部高、南北低,河流呈放射状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排泄,其中较大河道有东南部的潮白河,南部的付疃河,西部的袁公河,以及汇流入潍河的中至河、洪凝河、山阳河、院西河、许孟河等。拟建场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成因类型为剥蚀山地、丘陵,地貌类型为山地和丘陵。山地占70%,丘陵占30%。1.1.5交通条件华润电力风能五莲东风风电场一、二期工程位于山东省山东省五莲县境内的洪凝镇、石场乡和街头镇场内,主交通道路为乡镇公路及村村通水泥硬化道路,运输便利。1.2工程特点1.2.1设计特点本工程由山东电力设计咨询有

7、限责任公司设计。1.2.2工程特点本工程计划于2011年8月25日开工,于2012年1月10日竣工。线路单回路架设约4.8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85/30.双接地线,一根为GJ-50钢绞线,另一采用16芯OPGW。在林园扩建一个110kV间隔。1.2.3自然环境拟建场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残积、坡积层(Q4el+sl),岩性为粉土;下伏地层为侏罗系莱阳组(J31)砂岩、燕山晚期侵入岩(γ53),岩性为花岗岩、斜长角闪岩等。根据野外井探描述,将本次勘测揭露的各地层岩性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粉土(Q4el+s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