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

ID:37757431

大小:9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0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_第1页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_第2页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_第3页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_第4页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印发《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市教育局、沈铁教育处、辽油基础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推动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教育厅制定了《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方案》所规定的内容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同步实施。未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地区、学校、年级,从2003年秋季始参照本《方案》执行。附件: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改革方案(试行)二○○二年十二月六日附件: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改革方案(

2、试行)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全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精神,根据辽宁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辽教发[2002]7号),按照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制定本方案。一、地方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作为地方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建设

3、具有辽宁特色的地方课程新体系。(1)着眼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对地方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2)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4)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教育。(5)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2.原则:(1)整体性原则:根据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地方课程,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和认知规律,依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课程门类和教学内容。(2

4、)发展性原则: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更新课程门类和内容。(3)实践性原则: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独立性原则: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都有各自相应的地位和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承担着对青少年完成培养目标的任务,不能用国家课程代替地方课程,同样也不能用地方课程代替学校课程。(5)地方性原则:课程门类的设置突出辽宁的地方特色。二、地方课程的内容与科目地方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省情教育和专题教育两大领域。省情教育主要有:

5、辽宁自然与地理、辽宁海洋资源、辽宁历史与人物、辽宁工业与经济、辽宁体育与艺术、辽宁民族等。通过省情教育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专题教育主要有: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人口与环境教育、民族常识、国际理解教育、现代农业科技教育等。通过专题教育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三、课程性质和要求地方课程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管理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区域性、本土化。1.地方课程是必修课。2.地方课程按照不同科目的要求可以编写部分教材

6、,但要注意课程意识。3.地方课程不是“乡土教材”,要提升地方课程的层次和水平。4.地方课程也要进行课堂教学,但要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向实践和生活学习,从而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实施形式。5.地方课程的考核,要避免单一书面考试的做法,探索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考试评价方式。四、课时分配我省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课时为1635(1565),占总课时的17.17%(16.44%)。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占7.66%,地方与学校课程占9.51%(8.78%)。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规定地方课程比例占2/3,约600课时,学校课程比例占

7、1/3,约300课时。具体情况详见附表。地方课程的课时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既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使用。各地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把地方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五、实施办法地方课程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报告、录音和录像、课堂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按照国家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地方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为主,以实践活动为主,避免“学科化”倾向。可采取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测量、设计、制作、服务等具体活动,发

8、展学生的反思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六、课程评价学校评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督导与评价,督促学校落实地方课程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