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

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

ID:37769696

大小:25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30

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_第1页
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_第2页
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_第3页
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_第4页
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陈华亭基础班课件中华注册会计师网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十二章 业绩评价●考情分析  主要考点包括业绩的财务计量、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和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本章考试题型为客观题或计算题,预计2011年考试分值在5分左右。本章历年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题型2010年2009年考点单选题1分—责任成本多选题4分—内部转移价格、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判断题—1分投资报酬率计算题—— 综合题—— 合计5分1分   思维导图    第一节 业绩计量    由于公司的目标是增加股东财富,所以公司的业绩应该按照股东财富增加的多少来评价。  业绩的计量问题实际上是寻找一个能间接反映公司价值增加的指

2、标,它应该有较好的计量性,又能较好的反映股权价值的增加。当单一指标不能恰当的反映业绩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辅助指标,用多个指标反映公司的业绩。  公司业绩的计量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类,它们各有优点和局限性。  【知识点1】业绩的财务计量      一、盈利基础的业绩计量  (一)净收益和每股收益指标1.净收益净收益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益,与利润表的净利润不同。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净收益大小与公司投入资本的多少有关,不便于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也不便于投入资本变化时同一公司的各期比较,因此,需要使用每股收益。2.每股收益每股收益=

3、净收益/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由于我国《公司法》没有关于优先股的规定,即我国公司不得发行优先股,所以股东净收益与净利润没有区别。另外,我国《公司法》还规定,除非减少注册资本不允许回购股票,所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与“普通股”的数字是相同的。在没有优先股的情况下:(1)不增发股份的年度可以按下式计算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净利润/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在增发股份的年度里“平均股份数”与“年度末股份数”不同,应使用哪一个数字呢?①从公司的盈利能力看,使用“平均股份数”可以使净利润与产生净利润的资本保持更好的因果关系。②从股东分享的财富看,使用“年度末

4、股份数”可以更好地体现“同股同权”的经济现实。如果股份数的变动不是增发股份引起的,而是发放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造成的,则投入资本并无实际增长,使用“年度末股份数”更为合理。【提示】“净收益”既包括正常活动损益,也包括特殊项目损益。特殊项目损益是极少发生的,在评价公司业绩时,排除特别损益项目可以使不同时期和不同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更好的可比性。【相关链接】依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5月8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对公司盈利持续性与盈利水平的基本要求是:①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

5、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依据);②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优点(1)该指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各国都有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对净收益和每股收益的计算进行规范。(2)净收益数字是经过审计的,其可信性比其他指标高得多。局限性(1)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币值不变假设”。在通货膨胀期间净收益被夸大了。在用净收益评价公司业绩时,如果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报表分析人必须估计它对业绩的影响程度。这无疑是很困难的。(2)忽视价值创造活动的某些成果。比

6、如一项成功的新产品开发,它可能对未来的净收益有很大影响,但是对其影响不能可靠计量,会计师就不会将其反映在净收益之中。(3)每股收益指标的“每股”质量不同,限制了该指标的可比性。比如每股面值不同等。(4)净收益指标容易被经理人员主观的控制和调整。说明无论是净收益还是每股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是很不理想的。它们被长期而且广泛的使用,主要原因是其便于计量,以及不需要额外的信息成本。净收益指标应该在了解其局限性的基础上使用,并且与其他财务的和非财务的业绩计量指标结合。  (二)投资报酬率指标对投资和收益的不同解释,形成不同含义的投资报酬率。最常用的衡量方

7、法是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1)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润/总资产在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基础上,总资产被净经营资产取代,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可以更好的反映经营业绩。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假设净利润是运用净经营资产赚取的,两者存在因果关系。(2)权益净利率权益净利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提示】总资产净利率反应公司管理人员综合利用资产创造净利润的业绩;权益净利率反应股东获得回报的水平。优点(1)投资报酬率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最综合的财务比率;(2)投资报酬率指标把一个公司赚取的收益和所使用的资产(或权益资本)联系起来。局限性(1)投资报酬率

8、的计算使用“净收益”数据,具有与净收益类似的缺点;(2)诱使经理人员放弃报酬率(11%)低于公司平均报酬率(12%)但高于公司资本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