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

ID:37871697

大小:4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_第1页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_第2页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_第3页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_第4页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唯物辩证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1.(2011·全国新课标)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③D.③④2.(2011·全国新

2、课标)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2011·北京)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3、上述事实表明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1·天津)“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2011·广东)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

4、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C.该实验室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6.(2011·广东)观察图8(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A.目标:奋斗的方向B.信念:勇者的利器C.障碍:跨越的支点D.天才:勤奋的结晶7.(2011·

5、安徽)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8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2011·安徽)图2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9.(2011·安徽)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

6、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2011·浙江)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③没有时间认识就没有来源④没有认识的指导时间就不能深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

7、②④11.(2011·浙江)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2.(2011·江苏)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

8、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13.(2011·江苏)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2011·江苏)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