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

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

ID:37924422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2

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_第1页
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_第2页
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_第3页
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_第4页
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9多思善想 选取理论角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责任编辑龙小燕本讲导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王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王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了花瓶里。隔天,邻居激动地对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朵都缺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老翁觉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还给了王员外,并如实地告诉王员外关于富贵不全的事情。王员外忍不住笑道:“牡丹花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无边吗?”老翁听了颇有同感,又选了更多的牡丹花,开心地走了。人们为什么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王员外对人事所

2、持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而邻居对人事所持的是消极悲观的态度,对事物的认识自然就有所差异。又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事物是复杂的,多侧面的。这一讲我们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精典美文低头为了抬头(以“低头也是一种智慧”为话题)佚名 “韩信,你天生就是要

3、做将军的,我敬你。”萧何端起酒杯高声说完,酒一饮而尽。我笑了,端起酒杯一拱手:“诸位,在喝下这杯酒之前,我韩信还有几句话要说。”我抬头看着天,思绪又飞回到几年前……长安街,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这是战乱之前的短暂热闹生活。天很冷,屋檐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枯树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可这并不影响人们置办年货的热情。然而我,衣衫褴褛,精神疲惫,破旧的棉絮抵挡不住寒风的肆虐,一点点随风飘去。我漫无目的的走着,几日没吃东西使我的腹部绞疼,太阳穴火辣辣的……10“韩信,臭小子你在这儿,让大爷我好找,不想活了?”几个小混混挡住了去路,为首的是当地有名的恶霸。我停下

4、来,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我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捉弄人是他们生活的乐趣。“怎么办吧,啊?前一阵帮张家小寡妇打了我的几个兄弟那件事怎么了结?单挑还是群殴?今天你不给个说法你就别想走。”“对,你别想走。”混混跟着起哄。周围的人越围越多。我冷冷地盯着他,看着他那副得意样,心里燃烧着怒火。“大爷,换个方式,让他学乌龟爬。”一个混混献媚说。“对,让他学。”人群里有的跟着起哄。“这样吧,今天如果你从我的胯下爬过去的话,我就放过你。怎么样?”恶霸眉开眼笑,一身横肉上下抖动,引起一片哄笑。一股怒火钻上心头,我攥紧拳,脸色变得铁青,恨不得一拳打死他。“儿子,爹娘死后

5、,只剩下你一个人。娘知道你的脾气,倔!但你要知道,有些事不硬拼也会胜利的。一个人该低头时不低头,就不会进退自如。儿子,听娘的话,做事要冷静……”就在我冲动的一霎,娘的话回响在我的耳边。对呀,杀了他有什么用?就算一解心头之恨,还会有什么好处?杀人是要犯法的,我的理想也可能会因此无法实现。想到这里,我静静地闭上了眼,长叹一口气,心中的怒火一点点被遏制住。我俯下身,钻了过去……“韩信。”萧何轻轻唤了一声,我缓过神来。“诸位,我韩信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为当年我从一个恶霸胯下钻过去,没有意气用事,一剑杀了他。大丈夫志在千里,当横行天下。生命宝贵,若被一人

6、一物羁绊,则大事难成。有时,低头也是一种智慧,低头是为了抬头,能屈能伸,刚柔相济,方为好汉。干!”10酒一饮而尽。简析:文章结构精巧。开头用对话体写韩信与萧何等人对饮,让读者迅速进入记叙文的情境。紧接着作者插入一段回忆,以第一人称描述了“韩信胯下受辱”的历史典故。这个历史故事的意义与话题“低头也是一种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处,选择了这个素材意味着文章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成功。结尾处主人公从回忆又回到现实,缓缓道出低头的智慧。整篇文章妙用插叙,结构精巧。虚实相生,耐人寻味。策略解析一、立意有哪些角度什么是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

7、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什么是立论的角度:就是指立论的落脚点和针对性例如我们现在以“雪花”为话题,有哪些立论的角度?主题一,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主题二,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主题三,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孤寂、万木萧条。简析:主题一从正面审视(肯定)事物的角度,主题二、三从反面(否定)审视事物的角度,很多事物和问题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审视,这是因为事物本身就具有两面性。课堂训练:写出下列事物的两面性。A、虎B、蚕C、秋D、春如虎有勇猛的一面,所谓

8、“虎虎有生气”,也有凶恶的一面,所谓“苛政猛于虎”。蚕有其无私的一面,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有其自我束缚的一面,所谓“作茧自缚”。秋有人但见“秋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