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_教案2

黄河颂_教案2

ID:37981701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8

黄河颂_教案2_第1页
黄河颂_教案2_第2页
黄河颂_教案2_第3页
黄河颂_教案2_第4页
黄河颂_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颂_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河颂》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朗读,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录音机、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计思路:以诵读有关黄河诗句为序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学习主题;抓住主题的关键字眼,意在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求知欲,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要求你们回去搜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不知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生:白日依山尽,黄河

2、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师: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诗句可真多!看来,同学们课前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黄河颂》这个课题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生异口同声地答出:颂!)师:那“颂”有什么含义,“颂”什么呢?生:“颂”是歌颂,赞颂的意思,《黄河颂》就是歌颂黄河,赞颂黄河。师:课文是怎样歌颂黄河、赞颂黄河的?学了课文以后就会明白的。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 二、感性认识(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

3、生心灵的共鸣)(出示八幅黄河的有关图片,配上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感受黄河。第一幅图片是九曲连环的黄河整体图,第二幅是黄河夕照图,第三幅到第八幅是黄河壶口瀑布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图片。)师:欣赏黄河的美丽壮观,惊涛澎湃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大家纷纷举手)生: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掀起的万丈狂澜。生:我感受到了黄河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气势。生:我体会到了黄河那英雄的气魄和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生:我觉得自己的心快要跳出了胸膛,浑身的热血在沸腾。……三、吟读黄河颂歌,探究黄河精神(设计思路:第一步,通过通读全文,理解课文深刻内涵。设计

4、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师:了解黄河历史能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来一起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正音正字。2.学生练习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设计思路:第二步,明确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

5、、感染,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师: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师:我们发现,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什么?生:两部分,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师:朗诵词放在歌词前,起什么作用呢?生:从朗诵词中我知道黄河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朗诵词在歌词前起到铺垫、提示、总起的作用。师

6、:很好。我们后面的歌词是要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的。既然黄河它是代表民族精神,诗歌要赞颂的是它的英雄气魄,那么你认为哪些诗句,集中表现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而哪些词又集中表现了黄河的民族精神?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生读,师巡视指导)生:我认为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师:你认为这句诗应该怎样读呢?(生读。)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生: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师:还有没有要

7、补充的同学?(生举手)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师:读这句诗的时候,应该抓住哪个关键词来读?谁来试试?生:“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生齐读)(师引导学生朗读)(生举手要求补充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生: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这句诗?指名读。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位同学刚才读这句诗的时候,重读了哪个词?生:劈!(师指导朗读、齐读)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