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ID:37982918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8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_第1页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_第2页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设计-教案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课型:新授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物通讯的一般特点。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过程与方法:阅读→积累→讨论→交流讨论式学习为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甘于奉献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人物通讯的一般特点。2.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甘于奉献的精神。(难点)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要读一篇人物通讯,如果把消息比作电报,那么通讯就是信,能够更详细、深入地报道人物或者事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篇通讯,报道的是我国著

2、名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给袁隆平写一份“履历表”。(二)学生自读课文,撰写并“发表”袁隆平履历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930年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50年代末,黔阳县劳动锻炼1964年,转向研究水稻1968年,在艰难中研究获得进展1974年,被任命为海南制种大军总顾问1976——1989杂交水稻迅猛推广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198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89年,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三)探究讨

3、论:在袁隆平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文章是用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的?本文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袁隆平在得知农民取好稻种的不易时,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随后,经过严谨的思考,他提出关于杂交水稻这一重大课题的科学设想,又不畏冷言,披挂上阵,毫不动摇,显示了创造的才能和执著的精神。在“文革”中不寻常的遭遇,充分地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的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又“带领人马投入到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展现了袁隆平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不息的奋斗精神。写“文革”中,袁隆平“守护秧田”和“奋身跳井

4、”的细节,勾勒了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著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令人难以忘怀。第二课时(一)比较阅读:1.本文和《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在语言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是一则消息,语言简洁明了,让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篇人物通讯,语言更生动形象细腻。2.与《别了,“不列颠尼亚”》相比,本文在写作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场景来表现重大事件。这是一篇人物通讯,文章用了一系列典型事例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3.本文与《生命之舟》在主旨的表

5、现上有什么区别?《生命之舟》是一篇电视新闻解说词,主旨表现得很直接;这篇人物特写主旨表现得比较含蓄。(二)请同学们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1.运用典型事例来写人。2.生动的细节描写。3.用数字说话。(三)总结本单元四种新闻样式各自的特点。(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分析本单元四篇文章中数字的作用。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人物通讯中,准确的数据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感人,使事实更具说服力。文中在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时,就多处运用了数字,这些数字有力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五)作业

6、完成课后练习及《实践与探索》的作业七、板书设计:本文的写作特点。1.运用典型事例来写人。2.生动的细节描写。3.用数字说话。八、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