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习题1

《桥之美》习题1

ID:37992249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桥之美》习题1_第1页
《桥之美》习题1_第2页
《桥之美》习题1_第3页
《桥之美》习题1_第4页
资源描述:

《《桥之美》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桥之美》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谐()点缀()煞风景()孕育()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则摧毁了形式美。煞它风景:(2)艺术形式的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桥之美的总特征举例说明各自的作用桥普遍具有的作用(1)(2)(3)(4)4.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项是()A、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此句说除了造桥工程人员外,画家肯定是见的桥最多的人。B、美术工作者大都喜

2、欢桥。此句说美术工作者没有不喜欢桥的。C、“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一条成语,也叫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如果相差不大,造成的误差或错误也就不大。D、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此句从具体的桥扩展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的形象”,起到这种作用的形象就具备了桥之美!5.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2)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

3、孩子们寻找热闹。6.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2)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3)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二、同步解读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甲)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桥”,引桥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桥”的工程还大。(乙)现

4、在有一种活动桥,桥面很低,平常走车,等到有船过桥时,就把一个桥孔开开来,等船过去再关上。但是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因而这种桥虽然便宜,却用得很少。(丙)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桥上有自动远距离控制的设备,有船过桥时,它会自动打开桥孔,并且预先对两岸路上的车辆发出信号,让它们知道桥下正在过船。等船一过去,桥孔立刻自动关好,车辆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丁)[来

5、源:学+科+网]7.“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于()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8.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然后自己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一处加以说明。(1)现在造桥的费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2)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9.文段末的“两不妨碍”是指哪两方面都不妨碍?10.要想使将来的桥梁造得很低,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前提,请加以概括:(1)(2)(3)11.本段的中心句是。三、美文赏读桥茅以升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桥?如

6、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能使人越岭,从这山到对山的东西就是桥,那么直升机也是桥了,船和飞机当然都不是桥,因为桥是固定的,而人在桥上是要走动的。可是拦河筑坝,坝也是固定的,而人又能在坝上走,从此岸走到彼岸,难道坝也是桥吗?不是的,因为桥下还要能过水,要有桥孔。那么,在浅水河里,每隔一步,放下一堆大石块,排成一线,直达对岸,上面走人,下面过水,而石块位置又是固定的,这该是一座桥了(近代叫做“汀步桥”),然而严格说来,这还不是桥,因为桥面是要连续的,不连续,不成。但是,过河

7、越谷的水管渠道,虽然具备了上述桥的条件,而仍然不是桥,这又是何故呢?因为它上面不能行车。这样说来,矿山里运煤的架空栈道,从山顶到平地,上面行车,岂非是桥吗?然而又不是,因为这种栈道太陡,上面不能走人。说来说去,桥总要是条路,它才能行车走人,不过它不是造在地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因而下面就能过水行船。其次,什么叫早?是自然界历史上的早呢,还是人类历史上的早。是世界各国的早呢,还是仅仅本国的早。所谓早是要有历史记载为根据呢,还是可凭推理来臆断,早是指较大的桥呢,还是包括很小的在内,比如深山旷野中的一条小溪河上,横

8、跨着一根不太长的石块,算不算呢?也就是说,是指有名的桥,还是无名的桥。这样一推敲,就很难落笔了。姑且定个范围,那就是: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但只指桥的类型而非某一座桥。在人类历史以前,就有三种桥。一是河边大树,为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形成现代所谓“梁桥”,梁就是跨越的横杆。二是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渐渐扩大,孔上面层,磨成圆形,形成现代所谓的“拱桥”,拱就是弯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