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导学案3

《论语十则》导学案3

ID:37992258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论语十则》导学案3_第1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3_第2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3_第3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3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导学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2、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理解并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4、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文化的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__________和的言行的一部书,共篇。(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

2、_家,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愠()三省()罔()殆()凋()诲女()()恕()焉()是知也()弘毅()3、下面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而从之C、士∕不可以∕不弘毅D、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背诵全文,积累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做好读书笔记。【文学文化常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每篇以第一则的前两个或三个字为篇名。内容

3、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的观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基础,统治我国达两千年(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今仍有重要影响。其中的许多言论后来作为成语、格言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南宋时期,大学者朱熹给《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四本著作注释合称《四书集注》。后人因此把这四部著作合称“四书”。【“四书”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

4、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礼”。孔子在封建时代享有崇高的地位,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圣人”)。【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探究每则表达的思想内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探究: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探究: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探究: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文:探究:

5、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译文:探究: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文:探究: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探究: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探究: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译文:探究: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探究:二、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三、内

6、容分类:1、学习方法类:1、学习态度类:3、修身做人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