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

ID:38007186

大小: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_第1页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_第2页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_第3页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教学活动计划高一数学备课组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学对发展自己思维能力的作用,体会数学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意义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二、教学具体目标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

2、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三、教法分析:1

3、、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2、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四、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2

4、、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五、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及相关分析如下章内容单元内容与课时数教学目标重难点能力培养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5、集合集合(2)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重点是集合的运算,理解集合运算符号。难点是集合综合运算,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推理论证能力。子集(2)理解和掌握子集的概念;能区分相等、真子集、子集。全集、补集(1)掌握全集、补集的概念及运算性质。交集、并集(3)掌握交集、并集的概念及运算性质。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掌握最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和含有两个或多个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和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解法。四种命

6、题形式命题的证明推出关系(1)理解命题的论证是找到条件与结论思维链,还有反证法、同一法;否定一个命题可以举反例证明。建立论证意识,强化数学证明能力。命题的四种形式等价命题(1)四种命题的转化,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反证法反证法(1)会利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充分必要条件理解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2)能用充分必要条件叙述条件、结论之间的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概念。(2)能转化数学命题,不断得到问题的求解。二函数函数函数(3)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概念,不等式,方程都是以函数为

7、核心的,高二的解析几何也是与函数内容相通的。近几年的高考中涉及抽象函数,要引起重视。通过函数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函数的表示(1)会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4)能够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并会确定简单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3)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并能解决简单问题。反函数(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了解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8、3)能够确定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如利用反函数法等。指数与指数函数指数(4)理解分数指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指数函数(3)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对数与对数函数对数(4)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