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春花般绽放

如春花般绽放

ID:38008975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上传者:U-2441
如春花般绽放_第1页
如春花般绽放_第2页
如春花般绽放_第3页
如春花般绽放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春花般绽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如春花般绽放——初中微课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4年6月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刊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吕萍尹保华【摘要】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发现,微课资源的开发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微课资源繁,却不成体系;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演示工具乏,缺少留白;应用范围小,资源利用低等。【关键词】微课;开发与应用;弊病;对策在微课不知不觉渗透于教学一线以来,笔者一直以最饱满的热情致力于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深切的感受到,微课已经悄然走进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极大程度支持了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也以更方便快捷的形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经验的传播与分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微课资源的开发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微课资源繁,却不成体系,检索不便近几年来,在行政部门的重视下,各地各学校对于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热情都非常高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大多采取评审的形式驱动教师开发微课资源,参赛作品质量较高、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所有的参赛作品大多都免费向广大师生开放,笔者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一方面看到了全国各地思想品德教师设计的思维火花,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素材。在开发微课资源初期,以组织比赛的方式推动教师开发微课资源,为观摩、学习、研讨、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种以比赛为主要目的的开发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内容不具有广泛性,教师在开发时以比赛获奖为主要目的,选择的核心知识点可谓是优中选优。但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只有典型问题学生需要学习,真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很难在网上找到合适的微课辅助学习。其次是内容不具有系统性。由于在开发中不是有组织的进行开发,所以教师进行微课资源开发选题自由尺度比较大,只要觉得这个知识点应该设计录制成微课就进行制作,之后对微课命名又没有统一规范,导致检索非常麻烦。比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的地位作用等,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便可以制作成微课对此规律进行归纳。这个设计思路很好,但如果不是制作者自己说出有这个微课,学习者是很难通过常规关键词检索或者课题目录检索的方法检索到这个微课的,这就使此微课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受到了限制。2.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形式单一打开网络用任何一种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微课”都可以检索出众多相关的信息,其中关于微课的类型最常见的分为11种,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但在实际的开发中却发现教师最擅长开发的还是讲授类,足见教师以讲为主的观念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在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越来越热之时,曾遇到最大的障碍便是教师 观念障碍。暂不说中国的考试制度和社会评价,就只是教师的观念转变就是一个极难的问题。教师的一言堂完全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违背教学规律,教学效益极差。笔者无论观察本区域教师开发的思想品德微课,还是从网络上能检索到的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品德微课,广大一线教师开发的微课大多形式为讲授型。讲授过程中语言缺少生动性和幽默性,选用的教学素材大多远离学生的生活,没有学生参与的痕迹,所以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课前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辅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的重要资源,单一的形式将成为限制微课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3.演示工具乏,交互性不强,缺少留白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中录屏加旁白是最简洁,也最容易被教师驾驭的一种形式,而屏幕上大多喜欢选用PPT演示的方式。对于许多思想品德课上的教学内容来讲,PPT画面清楚,再带有一些动画效果,的确能让一些抽象的、专业的知识变得更直观易懂。但并不是所有内容,所有知识点都适合PPT演示工具。比如在思想品德课中论证推导过程的时候,用PPT展示往往导致结果出现速度过快,让学生无法跟上思考。当知识的形成过程被还来不及思考的一带而过之后,学生逐渐的会习惯于不思考,而只想获知答案,这必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教育目标。微课最早是由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伴随着“可汗学院”在翻转的课堂理念支撑下广受关注,微课也开始席卷全球,目前在国内微课已经风靡一时。观看网易公开课上“可汗学院”的课程,既没有多彩的图片,也没有活灵活现的动画,但是由于讲授中适当的简笔画、书写,再加上适当的留有悬念,让学习者一直保持着对授课内容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目前单一的演示工具,缺乏交互和留白的讲授进行深刻反思。4.应用范围小,资源利用低,重复开发从区域范围内来看,思想品德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因为缺乏统筹的安排和规划,各学校都各自为战的进行开发。有的学校会统一组织,适当做资源的共享,一般学校都处于一种自开发自应用的“原生态”,教师之间进行资源重复开发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导致大量的优秀微课资源闲置浪费,利用率很低。从应用层面来看,微课在教学中主要帮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后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复习。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应用起来却是个系统完整的工程。首先,既然课前已经有预习,那课上教师就不应该再按部就班的从情景导入开始,而应该从反馈预习情况开始。课上经过反馈-点播-应用的过程以后,课后绝不应该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是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或者拓展。对于这个完整系统的工程教师必须有准确的认识和预设,否则不光费时费力,还没有良好的效果。或许是因为对微课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师驾驭起来还是有些难度,所以真正在实践中坚持应用的比率并不高。笔者在与团队教师共同实践中针对于以上思想品德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策略:1.由学校或区域教研部门牵头,建立学科微课资源体系英国为了帮助学龄儿童和中小学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创办英国教师电视网站。在创办的7年中点击率超过了586万人次。美国2008年由乔.托马斯博士带领的视频编辑团队创办了基于维基功能的视频资源库“观看知道学习” ,这里面收录超过5万个教育视频,整理成一个包含5千多个类别的目录。这两个网站都是免费向授课教师和在加学习的学生开放。因为涉及到种种因素,我国还没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各个学校或区域教研部门可以牵头,初步建立区域范围内的思想品德微课资源体系,按照本区域教材章节编辑微课检索目录,免费提供给本区域内的教师、学生、家长。2.设计有学生参与的微课程资源,凸显校本和生本特色。虽然讲授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阐述观点,进行逻辑推理最简单明了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新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参与式教学,对于部分思想品德微课还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参与,比如微课中用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录像引出自立的话题;用学生为本校生重病的同学捐款的图片引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知识点;用学生到污水处理厂进行调查的材料引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用采访周村烧饼厂厂长的实录引出传统文化。其实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简短的新闻播报,里面有实景、有画面、有旁白介绍,听不清楚的还可以加字幕。这样的思想品德微课占用时间少,但信息容纳的量却非常大。由于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必然对学习更有兴趣,也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生活化、实践性的要求。3.创新应用多种交互性强的信息化演示平台,注重呈现知识的推演过程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白”。也就是教师通过在思想品德微课教学中适当地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再告诉学生结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留白”一方面可以借助于交互性很强的演示工具实现。目前在教学一线的教学工具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就有很强的交互性,录制微课时不必急于把结论呈现出来。提出假设以后,教师就开始在白板中标注、演示,观看标注和演示的过程就是给学生“留白”思考的过程。“留白”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助于语言实现。思想品德微课中既可以出现教师,也可以直接录制屏幕,当使用录屏加旁白的时候,教师的语言魅力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带有幽默,不断的给学生设置悬念就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在旁白中尽量设计些悬念,几秒“留白”以后再揭晓答案,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4.拓宽微课应用的途径和形式,让师生都能在交流分享中成长微课绝不仅仅因录制结束而结束,应用也是一门大学问。在实践中微课不仅仅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我们还可以充分挖掘它更大的功效。(1)利用微课加强集体备课。笔者在实践中观察到,大多数不愿意坚持应用微课辅助教学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麻烦。如果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加强资源的分享与共建,必然能降低教师在资源开发上的难度。教师应用微课方便自己的教学,节省教学时间。(2)利用微课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微课的功效主要在于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传播核心知识,既传播给学生,也传播给家长,当然也传播给广大同行。在新手教师对重难点把握不到位时,看看成熟教师们的微课可以帮助和促进新手教师更准确的把握教材,从而加快他们的专业成长。(3)利用微课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学科与学科的边缘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往往这些知识容易被教师所疏忽。比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时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微课、把这些知识制作成微课既可以被各学科老师广泛重复利用,也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目前 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春天已经到来,虽然因刚刚起步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独特的魅力并没有因此而降低。笔者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探索者和实施者,非常愿意也非常期待微课如春花般绽放。【参考文献】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1671-7384(2013)04-0023-04杜桂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课堂教学研究;1008-0546(2013)05-041-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