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

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

ID:38067170

大小:8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2

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_第1页
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_第2页
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_第3页
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_第4页
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正确使用乙肝疫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范学工中国是“乙肝大国”,所以预防乙肝非常重要,无论是新生儿还是正常健康人群,都需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全球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世界人口的1/3,即约20亿人有既往或持续感染HBV的血清学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型肝炎占第7位,每年因乙型肝炎死亡者约75万例[1]。我国HBV的平均携带率为9.75%。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3000万,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硬

2、化病人中,每年约有1%~4%发生肝癌[2]。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HBV的传播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广泛的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大幅度降低HBV感染率和肝细胞癌发生率。尽管已被使用了多年,但仍然有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对如何正确、规范使用乙肝疫苗还存在认识误区。本文将就此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乙肝疫苗目前主要有两个来源:血源性和基因合成。一、乙肝疫苗20世纪60年代初,Blumberg最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澳大利亚抗原(澳抗),即HBsAg,至今近50年。乙肝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上对乙

3、肝疫苗的研制始于1970年,我国始于1973年。我国自1986年开始使用乙肝疫苗。1.血源性乙肝疫苗此种疫苗是从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血液中分离提取HBsAg而制成。它具有以下缺点:制备过程中,因采用多次纯化程序和灭活步骤,而影响了疫苗免疫原性;在HBsAg携带者血液的采集、运输、保存和疫苗制作过程中,可能污染环境;随着疫苗的普遍应用,HBV携带者血液来源减少,血源性乙肝疫苗生产也会受限。因此,血源性疫苗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疫苗,目前血源性疫苗已基本被淘汰。2.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将选定具有免疫原性的HBsAg的基因片段连接于载体,引入酵母或中

4、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hamsterovarycell,CHO),构建重组体,表达HBsAg,经过纯化、灭活和佐剂吸附后即制成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整个制造过程完全不接触人血或血液制品,从根本上杜绝了人血带来的种种弊病;而且,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纯度高、免疫原性好、成本低。1986年Merck公司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第二代乙肝疫苗—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国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于1995年问世,并逐步取代了血源性乙肝疫苗。目前重组乙肝疫苗主要分为酵母(酿酒酵母)和CHO表达疫苗。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哦!二、接种

5、对象1.一般原则预防HBV感染的有效策略包括避免高危行为,避免暴露于血液和体液,对妊娠晚期妇女是否有HBV感染进行筛查,用乙肝疫苗进行主动免疫,暴露前后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最佳的措施是在暴露发生前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母婴围产期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3]。为了预防垂直传播,妇女在第1次产前检查时应该接受HBsAg筛查。如果阴性,则在妊娠后期再次检查。由于在妊娠的任何时期使用乙肝疫苗都是安全的,所以可进行免疫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在妊娠期间不是禁忌证!在我国35%~40%的HBsAg携带者是母婴围

6、产期传播引起的,因此,给所有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但是,仅对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不能完全控制HBV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对新生儿以外人群同时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才能真正预防HBV的传播[4]。2.接种对象重点人群:0~13岁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及托幼机构和饮食行业的工作人员。高危人群:包括医学院校的学生及医务人员,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经常接触血标本的检验和科研人员,静脉滥用毒品者,男同性恋及性乱者,经常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血透患者)等。3.不宜

7、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①患有肝炎、急性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者;②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史及对青霉素、磺胺等药物过敏者,或对酵母或疫苗中任何成份过敏者;③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接种部位的不同会严重影响接种效果。三、接种方法1.方法:肌肉注射。2.部位:大腿前外侧(新生儿和婴儿),上臂外侧三角肌(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有学者研究发现,乙肝疫苗接种部位影响机体应答。因为臀部脂肪组织多,免疫活性细胞少,

8、臀部注射不一定能将疫苗注入肌肉,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且下降速度快。而在上臂三角肌接种者的抗体滴度比臀部接种者高17倍。因此目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都选用三角肌部位,而婴儿和新生儿则可在大腿前外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