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昏的辨证施护

神昏的辨证施护

ID:38070235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神昏的辨证施护_第1页
神昏的辨证施护_第2页
神昏的辨证施护_第3页
资源描述:

《神昏的辨证施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神昏神昏是指不同程度的神智障碍,轻者神志朦胧或恍惚,重者不省人事。中医学通常把神昏描述为“昏迷”、“昏愦”、“不省人事”等。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肝炎、肺源性脑病、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癫痫、肝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以及中毒、电击、中暑等病所出现的昏迷,均可参照此节辨证施护。一、病因病机神昏皆由心脑受扰而致。心藏神,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是清窍所在。脏腑清阳之气,均汇于此。痰饮、湿浊、瘀血、热毒等,阻闭清窍;或气血耗散,神无所依,均可导致神昏。凡痰饮、湿浊、瘀血、热毒等实邪阻闭清窍所致的神昏,多为神昏之闭证,属实;凡气血

2、耗散,阴阳衰竭,清窍失养,神不守舍所致的神昏,多为神昏之脱证,属虚;也有痰湿壅盛,内蒙清窍,气血耗散,神无所依的内闭外脱证,属虚实夹杂。1、时邪疫毒,内闭心包;或内热炽盛,上饶神明导致神昏。2、素体脾虚湿盛,或感受湿邪,湿聚成痰,痰湿内阻,上蒙清窍而致神昏。3、热邪亢盛,或汗吐下太多,以致津液耗伤,心神失养所致神昏,为阴脱或称亡阴;若久病脏腑虚损,元气耗竭,神无所依所致神昏,为阳脱或称亡阳。二、辨证分型1、闭证(1)热陷心包神昏,高热,烦躁谵语,或时有抽搐,面赤气粗,小便黄赤,舌红绛而干,苔黄燥或焦黄,脉滑数或细数。(2)痰浊内闭神志模糊,语言不清,恶心呕

3、吐,喉有痰声,面色苍白或晦暗,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灰腻,脉沉缓或沉迟。2、脱证(1)亡阴神志不清,汗出如油,面色潮红,身热手足温,烦躁不安,舌红而干,脉虚数。(2)亡阳神志昏蒙,出冷汗或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身寒肢冷,目合口开,二便失禁,舌淡白而润,脉微欲绝。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神昏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深度三种,轻度神昏患者意识朦胧,时有谵语或躁动,对外界给予的刺激,如呼唤、针刺、指压眼眶等可有一定的反应;深度患者完全昏迷,无表情,无动作,对外界的刺激无反应;中度神昏患者介于两者之间。一般情况下神昏的程度和病情的轻重相应,即神昏程度越深,

4、病情越重。深度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差。(2)神昏证型闭证和脱证在疾病过程中常可相互转化,一般由闭证转化为脱证常表示病情恶化。例如高热神昏烦躁不安的病人,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喘急脉微,是危险的征象,应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在实证中,热陷心包证常较痰浊蒙心证为重。(3)伴发症的有无和发展以下伴发症的情况可能提示病情的进退。①高热:高热是热陷心包证的主要症状之一,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高热仍持续不退,或其他原无高热的证型而出现高热,多为病情变化,或表示可能有并发症,使病情变化的更复杂。②抽搐:神昏病程中发现抽搐,多属病情危重的征象。全身抽搐,角弓反张

5、较局部抽搐为重,频繁或持续发作较偶尔发作为重,要仔细观察。③呕吐:呕吐在痰浊蒙心证中较常见,其他证型中也有出现。如呕吐不重,将痰涎呕出,未必不是佳像;但如呕吐频繁不止,呈喷射状,且吐出物呈咖啡色或呕血,则均为危象。④黄疸:多见于痰浊蒙心证。如黄疸日益加深,甚至黄而发黑是危重的现象。⑤痰涎:痰涎不仅在痰浊蒙心证中有,其他证型昏迷日久也常出现。护理中如发现病人有痰就设法帮助其排痰,以免阻塞气管,影响呼吸。如痰涎壅盛,喉间辘辘有声,吸之不尽,去之即生,是病情危重的征象。⑥出血:局部出血可能是外伤,如插胃管是损伤食道,搬动时不慎碰伤等。应查清破损部位及损伤的原因,

6、适当处理。广泛大量出血,不论其原因为何,均为危象。(1)脉象和舌象的变化脉象由弦大有力变为细微无力,是由实转虚;舌色由淡转红绛,舌苔由白转黄甚至焦黑而燥,为邪热亢盛;如舌苔剥脱,舌质红燥则为阴伤。(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等的变化及必要的化验检查,如血、尿、二便常规,血二氧化碳结合力等,也有助于判断病情。如呼吸深大或浅数,或逐渐减慢以致暂停,或呼吸深大与暂停交替出现;体温骤升骤降;血压过高或过低均为危重或濒死的现象,都应高度重视。1、一般护理(1)病人宜住单人病房,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流通,光线适宜。病人应取仰卧位,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

7、通畅。烦躁不安者加床档保护,防止坠床。有假牙及义齿者应当取下,抽搐者加牙垫置于牙齿咬合面。备齐抢救药品、器械,以便随时使用。(2)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发生。清洁口腔可用盐水、银花甘草液漱口或擦拭。(3)注意肢体保暖,严防冻伤、烫伤。保持功能位置,定时翻身,进行肢体按摩或被动活动,预防肢体挛缩。(4)保持各种导管通畅,定期更换及消毒。(5)设专人护理,制订护理计划并做好特护记录。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面色、皮肤、肢温、汗出、二便等情况变化。了解昏迷的程度,注意有无高热、抽搐、呕吐、出血、黄疸等情况发生,发现上述变化

8、及时报告医师。(6)昏迷并发症。按有关章节病症处理。(7)采用鼻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