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润乡五花营村十二五规划

滋润乡五花营村十二五规划

ID:3807779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滋润乡五花营村十二五规划_第1页
滋润乡五花营村十二五规划_第2页
滋润乡五花营村十二五规划_第3页
滋润乡五花营村十二五规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滋润乡五花营村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赴滋润乡五花营村包村增收十二五发展规划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王建军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并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交流探讨,进一步理清了五花营村发展思路,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初步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具体奋斗目标:粮食总产达到450万斤;养羊达到30000只,奶牛达到800头,新建规模养殖园区5个,新上农畜产品加工项目2个;生态育苗面积3000亩;转移农村剩余劳力3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000元;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快,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

2、全面推进,农村和谐稳定。一、坚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村镇近年来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土地审批,注重长远规划,已建成一批村容整洁的新村,为全面建设新型村镇奠定了基础。但五花营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小乱散”4的问题突出,建设不均衡,起点有差距。今后应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益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加快农村危旧房屋改建,完成街巷硬化、亮化、美化、绿化等工程,新建小型休闲娱乐健身广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有效改善农村面貌。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是下乡包村的核心,也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今后要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途径,发展适度规模的集约化生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要实施优种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逐步调整种植结构,传统种植的玉米、土豆、茴香控制在3000亩左右,逐步发展大蒜、辣椒等经济作物1000亩,人均种植业收入达到3000元。依托当地水源丰富,草质优良的条件,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建设规模养殖园区5个,不断提升养殖的科学化水平,打造五花营羊肉、牛奶品牌,全村养羊达到30000只,奶牛达到800头,人均养殖业收入达到7000元。同时,紧跟夏关城村生态育苗基地建设,

4、发展林木种植业,多品种种植经济林木和花卉,发展育苗面积3000亩,人均育苗收入达到5000元。力争“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突破15000元,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三、加大引导力度,建设合作组织4要不断加强与周边乡村、市区以及先进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引导广大农民依据自身实际,相应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培养一批农民经纪人,及时准确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信息咨询和产供销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途径、新举措,将有限的土地集中起来,整体治理,形成规模种植养殖,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抱团合作,联合经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5、,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十二五“末,全村专业合作社达到5个,从业人员30人,流转土地1500亩。四、注重科技培训,加快劳务输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基础。为此必须充分继续利用现有乡镇培训学校,下大力气培养造就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势,培育新型农民和务工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目标,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农民15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60人,使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渠道。五、提升帮扶力度,大幅改善民生要按照区委的工作部署,4要多方协调水利、教育、交通、医疗、文化、劳动

6、、民政等部门,多方争取资金,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要积极联系有关企业,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引导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多地向农村投资,加大对农村的扶持。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要经常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六、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党建水平要始终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维护班子团结安定,抓好党员教育管理。要培养后备干部,发展有文化高素质党员,充实到两委班子中,增强班子活力

7、和开拓创新能力。要完善村民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村务监督“四议两公开”制度,做到民主决策、党风廉政、科学管理。要利用远程教育对村民进行政策、法制、科技等知识教育宣传,提高村民法律意识、文化素质,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消费观、道德观、价值观,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勤俭持家、团结互助、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良好风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成为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坚强堡垒。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