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ID:38081315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妇炎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关键词】妇炎舒胶囊 慢性盆腔炎资料与方法2000~2003年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0例,年龄24~48岁;病程1~5年;病情轻者57例,中者40例,重者3例。观察组35例,年龄22~47岁;病程1~5年;病情轻者20例,中者14例,重者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下腹及腰痛,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加重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2、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摸到包块。B超检查:可探及输卵管增粗、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评分标准:子宫活动受限、压痛5分,输卵管呈条索状、压痛5分,下腹腰部酸痛下坠3分,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1分,带下增多1分,低热1分,经期腹痛1分,病程每增加1年加0.5分。以上累计积分≥15分者为重度,10~14分为中度,5~9分为轻度。中医辨证标准(气滞血瘀证):小腹隐痛或胀,腰骶酸楚,经期或劳累后其症状加重,或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舌

3、质稍黯,舌苔腻,脉弦细。进行安全性观测、疗效性观测、妇科检查,所有观测指标均于治疗前以及1个疗程结束后1周内各做1次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我院制剂室自制的药物妇炎舒胶囊治疗,每日3次口服,每次6粒。观察组,用妇炎康片治疗,每日3次口服,每次6片。均连续给药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治疗期间不得服用其他对盆腔炎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指导原则》中的慢性盆腔炎的内容拟定。①痊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均恢复正常,积分为0分,停药1

4、个月内未复发;②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积分降低>2/3;③有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B超检查均有减轻,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减低>1/3;③无效:治疗后无改善。结果治疗组100例,痊愈23例,显效33例,有效3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35例,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妇炎舒胶囊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每组间的下腹痛、腰骶酸痛、下腹坠

5、胀、经期腹痛等症状疗效均为P<0.01或<0.05,两组间相同症状比较,均P>0.05,说明妇炎舒胶囊有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症状的作用。两组治疗前后月经色、质、量变化的同组和组间比较:阴道清洁度、pH值的同组与组间比较,对舌脉的影响,同组与组间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说明妇炎舒胶囊对慢性盆腔炎的月经量、色、质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阴道清洁度、pH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舌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安全性观察方面,尚未发现对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的不良反应,说明本药的临床使用是比较安全的。讨论盆腔炎尤其是慢性盆腔

6、炎是常见妇科疾病,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患者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宫腔内尚有胎盘、胎膜残留,则感染的机会更大。妇科手术后感染:行人工流产术、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术后感染。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有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

7、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使用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就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导致盆腔炎。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最常见的是发生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女性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能够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常见的盆腔炎致病菌有引起特异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包括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此外如血吸虫、丝虫等,亦可感染盆腔。非特异性盆腔炎是最常见的盆腔炎,它的主要致病菌可分为需氧菌与厌

8、氧菌两种。需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等。前三种致病菌较常见。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常见于产后、手术后及伤口感染,感染途径多为沿阴道、子宫、输卵管黏膜上行感染。感染后脓液色黄、稠厚、无臭味,常伴有转移性脓肿。链球菌是产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生的脓液较稀薄,淡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