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箴言_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

成吉思汗箴言_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

ID:38133347

大小:8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成吉思汗箴言_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_第1页
成吉思汗箴言_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_第2页
成吉思汗箴言_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_第3页
成吉思汗箴言_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成吉思汗箴言_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吉思汗箴言与西部生态文明思考侯敏(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成吉思汗箴言作为内蒙古民族文化遗产,已成为西部地区迈向生态文明之路的宝贵历史资源。以内蒙古伊金霍洛地区为例,论述成吉思汗箴言对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伊金霍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从宏观上配置区域资源,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成吉思汗箴言;西部生态;伊金霍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C9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674-621X(2011)01-0003-04成吉思汗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伟勒族归附北魏,赦勒川上出现了风吹草低见牛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以羊的景象。元朝,在呼和浩特地区设置丰州、云成吉思汗箴言的方式留给了后人。成吉思汗内州、东胜州。在大一统的元朝,这里是南北东西箴言,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言简意赅,共有五十的交通要道,北可达漠北蒙古龙飞之地,西可至甘本[1]九则,已成为内蒙古地区迈向现代文明之路的州、亦集乃,甚至更西的其他汗国。这一带社会安土知宝贵历史

3、资源。内蒙古自治区的伊金霍洛(意为定、经济繁荣。元臣刘秉忠过丰州诗写道:出识圣主的院落),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是中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与生国重要的草原地、矿产地和生态屏障,其经济、文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月半明态化和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伊金霍洛旗历史悠久,城上楼,车马宣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可建设文化独特,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见,这个区域水草茂盛,物产丰富。明初一度曾沿之地。在21世纪初的今天,成吉思汗箴言中的袭元制,后改称

4、丰州滩。明成化以后蒙古各部落有关内容,对于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人逐渐入驻。清嘉靖年间,成为俺答汗所率土默特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部落的牧放地,故又称土默川,其经济状况,初一、草原生态与历史变迁期沿袭元朝半农半牧经济,一度出现少量的屯田,蒙古民族是草原民族,他们在北方苦寒之地后成为游牧草原,嘉靖中叶以后,又恢复到半农半锻造出一种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自强不息、豪迈刚牧状态。健的民族精神,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中培成吉思汗箴言第二十六:只要有草原在,蒙育出一种奔放性格

5、和博大胸怀。古人就能生存!这说明了内蒙独有的环境与人的成吉思汗箴言第六: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生命之关系。元代东胜州辖区包括今包头市山南都成为我们的牧马之地。这说明草原环境是成吉及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准格尔、达拉特和东胜一带。思汗活动的基础和创造文化的舞台。伊金霍洛旗明洪武年间(13681369年)撤销东胜州,改称东胜属于农牧交错带地区,在历史时期发生过多次农卫。明代弘治初年(1488年),达沿汗开始在蒙古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替与兴衰。北魏时期,鄂政坛上发挥作用。弘治八年(1495年)亦卜剌等尔多

6、斯地区有北魏河西牧苑之称,此时漠北赦入套住牧,十三年(1500年)小王子踏冰过河入套*收稿日期:2010-11-25作者简介:侯敏(1961-),男,江苏句容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2011年第3卷第1期住牧,从此明长城以北的河套成为蒙古的基本根破坏诱发生态脆弱覆沙地区土地沙化。在生态脆据地之一。蒙古有河套全境后,意味着这里完全弱的鄂尔多斯覆沙地区不合理的开垦,使原本不成了牧地。元代以来伊金霍洛地区的林业、畜牧大茂密的植被变得稀疏,甚至完全被铲除,狂风显业、采矿业及现

7、代工业、农业垦殖等开发活动,明、威,沙粒活跃,加快了沙漠土地扩大的步伐。土地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人口的变迁,伊金霍洛沙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实质是一种环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与变迁及各民族的生态观,境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自然的作用,更有[2]均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人为的因素,而这个过程又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对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与建设。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发、社会变迁,协调经济社陈育宁先生在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成为这一地区

8、发展的和发展述论一文中,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人类历史根本问题。只要有草原在,蒙古人就能生存!说时期以来这一地区开发活动的演进及其对沙漠化明内蒙古地区生态保护得好,就可持续发展。既的影响,他认为,由复杂的社会原因引发的滥垦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二者相互依存,紧密是导致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重要人为因素。联系。保护环境是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最明显的是在鄂尔多斯的三次大开垦中,被认为发展经济是环境得到保护的保障,不可或缺,也不是先进的农业越是向这里大力推广,这里沙漠可偏重。化的发展就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