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TSP and PM10 採樣與賍量濃度分析

Unit 3 TSP and PM10 採樣與賍量濃度分析

ID:38135596

大小:182.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Unit 3 TSP and PM10 採樣與賍量濃度分析_第1页
Unit 3 TSP and PM10 採樣與賍量濃度分析_第2页
Unit 3 TSP and PM10 採樣與賍量濃度分析_第3页
Unit 3 TSP and PM10 採樣與賍量濃度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Unit 3 TSP and PM10 採樣與賍量濃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空氣污染物分析與實驗輔英科技大學林清和Unit3空氣中粒狀污染物檢測法—高量採樣法課程目標:(1)學習利用高量採樣氣採集粒狀物之技術。(2)學習濾紙之天平質量分析與濃度計算原理。3-1空氣污染物分析與實驗輔英科技大學林清和高量採樣氣採集粒狀物之技術與濃度計算原理ΔWC=V3C:微粒質量濃度(μg/m)ΔW:採樣後濾紙所增加之質量(μg)3V:採樣隻總體積(Nm)3-2空氣污染物分析與實驗輔英科技大學林清和空氣中粒狀污染物檢測法之基本步驟1.採樣前,將濾紙置於濕度45±5﹪、溫度15-30℃之乾燥器內,調理24小時後,以天平對濾紙秤重(Ws)。2.採樣前,進行高量採樣器之流量校正。

2、3.採樣前,選擇合適之採樣地點,將溫溼度調理後之濾紙架設於採樣器上。34.採樣開始時,紀錄流量(Qs)、時間ts與環境條件。(Qs=1.1-1.7m/minforTSP;PM10採樣時,流量必須符合採樣頭之設計)5.採樣結束前,紀錄流量(Qe)、時間te與環境條件。(環境採樣時間Δt=24h,周界採樣時間Δt=1h)6.採樣結束後,將濾紙置於濕度45±5﹪、溫度15-30℃之乾燥器內,調理24小時後,以天平對濾紙秤重(We)。7.計算實際之採樣時間Δt(min)=te−ts3Qs+Qe38.計算實際之採樣體積Va(m)=(m/min)×Δt(min)23PstdTa9.換算標準狀

3、況之採樣體積Vs(nm)=Va××PTastd10.計算濾紙所增加之實量ΔW(μg)=We(μg)−Ws(μg)3We(μg)−Ws(μg)11.計算微粒之質量濃度C(μg/m)=3V(nm/min)s3-3空氣污染物分析與實驗輔英科技大學林清和空氣中粒狀污染物檢測紀錄表一、採樣前處理(48小時前)1.濾紙溫溼度調理時間:自年(西元)月日時分至自年(西元)月日時分(調理須達24小時以上)2.調理後(採樣前)之濾紙重量(Ws)=(μg)3.採樣器流量校正時間:年(西元)月日二、採樣開始時31.採樣開始時間:自年(西元)月日時分;浮子流量計之刻度(或壓差)Es=(cm);對應之流量Q

4、s=(m/min)2.大氣環境條件:溫度Ts=,壓力Ps=,風向WDs=,風速WSs=,天候狀況:三、採樣結束前31.採樣結束時間:至年(西元)月日時分;浮子流量計之刻度(或壓差)Ee=(cm);對應之流量Qe=(m/min)2.大氣環境條件:溫度Te=,壓力Pe=,風向WDe=,風速WSe=,天候狀況:四、採樣後處理1.濾紙溫溼度調理時間:自年(西元)月日時分至自年(西元)月日時分(調理須達24小時以上)2.調理後(採樣前)之濾紙重量(We)=(μg)組別:分工說明:簽名:助教簽名: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