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

ID:38157404

大小:193.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_第1页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_第2页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_第3页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_第4页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_杨胜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史哲1998年第1期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杨胜宽1内容提要2苏轼早在出仕之初就把人生视为一个不定的和漫长的持续过程。为了减轻人因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悲观绝望和心理失衡,他主张把人的有尽的个体生命纳入人类生命延续的无穷过程,实现新的心理平衡;人的得失沉浮组成了人生起伏不定的漫长过程,主观意志不能完全左右,他主张只有采取随缘自适、超然于物外以观物的态度,才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新的希望。熙宁时期,苏轼被新法派排挤出朝廷,他开始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直陈政见到寄寓托讽,从满怀信心地追求政治抱负的实现到淡化功名意识而追求精神满足,对人生采取一任陶铸的态度,把人

2、生视为一个不断超越现实与自我的精神追求过程。/乌台诗案0与黄州之贬,使苏轼深切感受到苦难遭遇中的人生况味,从此,他由追求社会公认的人生价值,转向探求心灵和宇宙的奥秘,努力寻求自身存在价值的实现。因此,黄州之贬,对苏轼人格境界的升华,对他更深切地体认生命,对他后半生坚定地走自己选定的生活道路,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关键词2苏轼人生态度人生体味1作者简介2杨胜宽,四川乐山师专中文系副教授。邮码:614000。了统计,其5诗集6中一共用了9次,而最早者为熙一人生作为不定的和漫长的持续过程宁十年(1077)写的5过云龙山人张天骥6诗:/吾生º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5中国诗史#关于

3、苏如寄耳,归计失不早。0其实,苏轼在诗中表达人轼6中认为,苏轼的人生哲学包含渐次递进的四个生是一个漫长而飘忽不定的过程的观念,还可以层次,而在这四个层次所构成的苏轼人生哲学中,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早在嘉七年(1062),苏轼与核心是苏轼将人生视为一个不定的和漫长的持续弟弟初别所作的5和子由渑池怀旧6诗中,就有人过程,用这种方式来减少人生的悲哀与失望,实现生如/雪泥鸿爪0之喻,/透露出把人生看作悠悠长人生新的希望。途,所经所历不过是鸿飞千里行程中暂时歇脚,不»/人生如寄0的观念产生很早,在5庄子6、5古是终点和目的地,总有未来和希望。0倘若再向更诗十九首6和曹操的5短歌行6

4、中,都出现过类似的早的作品中寻觅,嘉四年(1059)苏轼出峡过巫山说法。苏轼诗词中,亦常有此类慨叹。但苏轼/吾县昭君故里所写的5昭君村6诗,有/人言生女作门生如寄0的意义,与以前把人生看作一个短暂的、楣,昭君当时忧色衰。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倏而死亡的时间过程不同,他把人生看作一个漫安可知0之句,已经体认出古今人事变化之无常,长的时间过程。吉川氏所举的例证,是苏轼写于难以逆料。由此看出,从离开家乡故土出仕之时元丰二年(1079)的5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开始,苏轼就清醒地感到,人生是一个不能完全由¹五首6其一的/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0王水照自己作出安排设计的生

5、命过程。专门对苏轼在诗中用/吾生如寄耳0一句的情况作苏轼在签判凤翔时,为知州陈公弼所修的凌105虚台作记,就着重阐述了物之/废兴成毁,相寻于过程,实现新的心理平衡,对生死存亡之/命0安之无穷0的观点,认为虽然一成一毁是难成长久的,若素,把人生追求的着眼点,放在未来的希望上。但成毁相循,就是无穷了。人事之得丧亦同此理。与此同时,正如人类的生命链是由一个个新陈代尽管一得一丧忽往忽来,但由得丧往来所形成的谢的生命之躯构成的一样,人的得失沉浮组成了循环,却是无穷的。苏轼在文章中写道:/物之废人生起伏不定的漫长过程,这是主观意志不能完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全

6、左右的,只有采取随缘自适,伺机而行的方式直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面人的现实和未来,才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新的希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望。随缘自适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超然于物外¼不可知也。0苏轼在文中反复强调的/不可知0,并以观物。超世俗地对待人生的得失荣辱,与超功非不可预测或不可知晓之意,而是通过揭示/废兴利地评价事物的用途和价值,是基于同一套人生成毁0不断的循环过程,来证明这个过程的/无穷0原则之上的生活方式。只有不拘执于小我的物情性。亦如人生之忽得忽失,不断循环,构成其漫长好恶取舍,无往而不可乐的人,才能不于一种和无定的过程一

7、样。在这篇文章里,苏轼尚未齐人生价值的追求,发现人生的乐处是所在皆有的。得丧、等成毁废兴,在对陈公弼希望凌虚台长存不当其处于生活的逆境之中时,以超然而乐观的态朽的讽谕中,还包含着明显的世俗功利色彩。度对待一切苦难,相信山重水复之前,便是柳暗花及苏轼知密州时作5超然台记6,就进一步通明的希望所在。人生应该为实现多元的价值而不过超然物外、消除物情偏滞的观物方法,消弭悲喜断地努力,不断地求索。可以肯定地说,正因为苏祸福的一切差异。在苏轼看来,人们观物之所以轼在生活灾难尚未降临之前,已经认识到人生充有乐与不乐的不同感受,主要是囿于一种有用与满荆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