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六、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历史必修一第六、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ID:38175209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历史必修一第六、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历史必修一第六、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历史必修一第六、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3页
历史必修一第六、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第六、七单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时间:总课时:类型:主备人:使用人: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1、新政协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⑵历史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

2、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制定: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2、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有106条,分为序言和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和首都等四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3、意义:(见课本P92页)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加一巩一反映,一提一奠定4、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1956年底,经济

3、上和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三)新中国的政治建构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⑴确立与发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沿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程序运行。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⑵意义:,(见课本P93页)奠定了…,规范了…,昭示了…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2)发

4、展历程:①建国初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这一制度。③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④1982年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3)性质:①政治协商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②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③人民政协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4)意义:(见课本P94页)调动了…开创了…(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发展不平衡。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原则;2、确立:1949年

5、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明确规定。3、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的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4、表现: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共5个省级自治区。相应地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等。5、意义: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6、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知识能力补充: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议会制的比较:项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会制相似点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由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成,属于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经济基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私有制为基础行使权力的主体全体人民资产阶级权力和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性质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

7、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背景:党内“左倾”错误继续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爆发文革。2、表现:⑴无政府主义泛滥,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⑵造反派“全面夺权”,社会秩序极端混乱;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全国人大彻底瘫痪,法律形同虚设;⑷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的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3、影响:民主与法制受到野蛮践

8、踏,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4、经验教训: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必要性和艰巨性,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