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ID:38178171

大小:724.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6-07

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襄阳五中高三年级五月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出题人:朱新祥刘梅英施沿沿审题人:朱新祥考试时间:2014.5.3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注音错误只有一个的一项是()(3分)A.寥廓(liào)颓圮(pǐ)忸怩(ní)剑拔弩(nǔ)张B.当做(dàng)菲(fěi)薄浸渍(zì)一撮(cuō)芝麻C.旗杆(gǎn)轧票(gá)搽(chā)粉亘(gèn)古贯今D.提(dī)防藩(fán)属挨(āi)饿混混(hùn)沌沌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A.猗郁指摘会晤责无旁贷B.兑现谛造訾詈义愤填膺C.独道寒喧聘礼一幅对联

2、D.船蓬蹒跚遐想畏葸不前3.选出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改善,玉器收藏的越来越盛,人们不仅喜欢佩戴、把玩玉器,还把收藏玉器作为一项投资。一些玉器商人掌握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大量仿制古玉器,玉器收藏爱好者,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造成了目前玉器市场的局面。A.风俗蒙骗进而鱼龙混杂B.风俗诱骗进而鱼目混珠C.风气蒙骗因而鱼目混珠D.风气诱骗因而鱼龙混杂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据史料记载,蒙军攻打钓鱼城时,全州军民曾三次修筑城墙抵御进攻,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当时修筑的城墙实物。B.监利老乡王继汉“银行多给两万块

3、,先还钱再回家”这一事件经《楚天都市报》报道后,随即被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荆楚网等多家网站转载,一致认为他是湖北人的骄傲。C.在这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生存条件相当恶劣,300多人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建筑杂物,盖的除个别人由大衣充当被子外,绝大部分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D.他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他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他在《孟子》一书中提出人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遇到严

4、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B.《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这篇小说中有三次集中写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她精神崩溃、万念俱灰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心灵遭遇损伤的生存状态。C.短篇小说《骑桶者》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代表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他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入的精神困惑”。D.《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剧中,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痛斥周朴园残害民工、破坏罢工的罪恶行径。周冲上前殴打大海。眼

5、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侍萍大放悲声。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中国修辞学思想的全球意义中国古代有没有修辞学思想?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不止一次地断言:“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那么,中国或东方古代是否有修辞和修辞学?西方学者所持的“东方或中国乃至非洲无修辞学”论,是基于怎样的逻辑呢?在此问题上,难道上帝真的漠视了他的东方子民了吗?显然不是,中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修辞和修辞学,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人类使用语言,使用符号,就存在修辞和修辞学,因为修辞是人们能动地使用语言以提高传播效果的行为

6、。“东方或中国乃至非洲无修辞学论”,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作出的判断,其中折射着文明的偏见。西方的古典修辞,就是以城邦社会为语境的演说、劝服和论辩。其经典模式是由“诉讼”“议政”“典礼”三种演说和“觅材取材”“布局”“谋篇”“文体风格”“记忆”“表达技巧”等五个步骤,以及“人格”“情感”“逻辑”等说服要素构成的范畴体系。我们称之为“三说”“五艺”“三素”。如果以此模式框定其他文化和文明中的修辞或修辞学形态,无论是亚洲、非洲、美洲,都是不合适的。“西方之外无修辞学”的观点是狭隘的,它反映的是某些西方学者的自大与傲慢。什么是“修辞”“修辞学”,众

7、说纷纭。我们认为,“修辞”“修辞学”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文化乃至文明概念,即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乃至文化和文明中存在不同的修辞形态,“修辞学”也具有不同的含义。但是,这不等于说,众多的“修辞”“修辞学”观不存在任何交集。相反,尽管存在上述方面的差异,“修辞”“修辞学”依然是一个相对明晰的概念。简单地说,“修辞是人类的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符号交际行为,是人们依据具体的语境,有意识、有目的地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及其他文本,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一种社会行为”。显然,运用语言等媒介符号进行思想、观念、情感交流,以实现信息共享、行为协调的传

8、播行为,是人类修辞的共性。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规律,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