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

ID:38178833

大小:212.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_第1页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_第2页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_第3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2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Feb.,2010第28卷第1期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Vol.28No.1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①121曾玉,孔屏,张莹莹(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政法系,山东济南250103)[摘要]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友谊、同伴拒绝P接纳和社交网络中心是同伴关系的不同维度,对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和行为适应起着独特的作用。未来研究需加强社交网络中心以及同伴关系对青少年

2、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性别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关键词]友谊;同伴拒绝P接纳;社交网络中心;心理社会适应[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10)01-0124-03青少年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相对于前期的友谊形成的机会。相对于被拒绝的儿童,受同伴接纳的生命历程来说,青少年期同伴的影响作用显著增强,同儿童会更容易加入已经存在的同伴群体,有更多的社交[3]伴关系对其发展具有无以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大的适网络,更多稳定的朋友。然而,一些被拒绝儿童在友应价值。本文将从同伴关系的不同维度对青

3、少年的学谊形成和社交网络中心方面与被接纳儿童类似。例如,业适应、情绪适应和行为适应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该领域前青少年阶段,尽管同学普遍不喜欢班级欺负者,但是的未来研究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他们仍然参加了广泛的,被认可的小圈子。一、同伴关系邹泓(1998)提出,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主要体现在以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下三个方面: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同[1]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儿童、青少年的同伴关

4、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4]伴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网络结构。其源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中,友谊、同伴拒绝P接纳和社交网络中心是这一结构中下面我们将从同伴关系的三个不同维度来论述同伴关的三种同伴关系。系对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者早已强调了将二元友谊和同伴接纳P拒绝作二、友谊与心理社会适应为独立的关系系统,因为一对一的相互作用和群体相互Bukowski和Hoza(1989)提出了一个包括友谊3个不作用代表了社会经历的独特领域。同伴接纳水平(也称同方面或指标

5、的模型:(1)友谊的有无,即两个个体之间受欢迎程度)是一种以群体为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否存在双向选择的积极情感关系。(2)友谊的范围,是群体成员是否接纳个体的态度;友谊则是一种以个体即拥有相互认可的朋友的数量。(3)友谊的质量,如朋为指向的双向结构,反映的是两个个体间的情感联系。友之间提供的支持、陪伴或冲突水平。目前,这一模型关于同伴拒绝P接纳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发展的影响已经已经成为评价友谊的基本框架。此外,Hartup(1996)指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儿童友谊的形成及其功能现出,对儿童朋友的特征进行评估也是非

6、常重要的。朋友在依然是同伴关系研究的中心话题,研究者相对关注较间有着相似的行为和价值观,青少年的朋友是亲社会少的是社交网络中心。社交网络中心是指“儿童被同学的,还是反社会的,对青少年的总体适应起着不同的作[2]提名为非正式同伴群体成员的次数”。用。友谊、同伴拒绝P接纳、社交网络中心对心理—社会友谊为青少年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功能。Hartup适应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是同伴关系的这三个维度之(1992)指出,友谊是学习社交技能的背景,是自我认知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友谊为儿童提供了学习基和自尊的信息来源,为发展以后

7、的关系提供了情感和认本社交技能和发展亲密关系的独特机会,这些技能可能知来源。相对儿童期,青少年与朋友有更多的亲密互动会对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位置起促进作用。而在小圈(如分享秘密等)。青少年更多地从朋友处寻求支持和子中建立和改变同盟关系的方式也会影响儿童在班级陪伴,更多地依靠他们获得肯定价值和亲密感。内的受欢迎程度。同伴接纳的水平反过来可能会影响关于友谊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相对研究较少,结论也①[收稿日期]2009-12-11[作者简介]曾玉(1985-),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8、青少年发展;孔屏(1968-),女,山东潍坊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庭教育,青少年出版;张莹莹(1985-),女,安徽淮北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24—不完全一致。一些研究发现自我报告友谊质量较高的们遇到挫折时的问题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