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事们的一封信

给同事们的一封信

ID:38192137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给同事们的一封信_第1页
给同事们的一封信_第2页
给同事们的一封信_第3页
给同事们的一封信_第4页
给同事们的一封信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同事们的一封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给同事们的一封信亲爱的同事,你们好!去年初秋,我们从租赁的办学场地搬迁到这里,中专正式运行已一年有余了。记得当时站在尚显荒芜的校园之中,我想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了。时间飞逝,总难等你我。最近常顾影自怜,慨叹与四方已共同走过六个年头,当年尚存些微青春影子的我,如今也两鬓微霜了。聊以自慰的是,我们终于实现了第一个梦想——完成了中专的创建,梦想开始的地方总是让人激动和留恋。回首刚刚过去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曾和大家一起挥汗如雨,曾和大家一起呕心沥血。有过开心的笑颜,也有过无助的彷徨和饮泣。背负着神圣的责任,怀着一颗赤诚而透明的爱心,我们一起踏遍定远的山山水水,苦过、累过,也孤独彷徨郭。尽

2、管大家与年轻的学校一样,还没有深厚的人文积累,想法、行为、方法尚显稚嫩,但我们从家长手中牵过孩子,引领到四方这个熔炉之中,告诉他们:四方会像教育自己孩子一样教育你们,成才是半辈子的事,成人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会手牵着手,坚定信念,满怀信心,一起味了成长和未来去寻找、求索和收获。在爱与责任的付出中我们也得到了爱的回报,所以我们苦,但我们不轻言苦;所以我们累,但我们不轻言累。国庆假日,我带孩子去买衣服,走过府东那窄窄的一人巷,女儿说,你们学校以前就在这里吧!顷刻间,有万千种复杂的心绪交织心头。回味与怀想、反思与信心、痛苦与幸福、骄傲与成就等等等等。哪又是一句话一段文字能准确表达!四方,难言

3、寻常的十数载,经历郭初次创业、二次创业和再次创业,跨过性质单一的培训学校,迈向中等职业学校,多少员工在这里洒下了汗水,中间无论几多凄风苦雨,从无人轻言放弃,也从不放弃。“沟通、理解、共同奋斗”曾写在四方员工手册上作为信念,“聚四方英才,呵护着四方的成长。伴随着成长,我们将四方精神赋予了新的人文含义,形成了四方独特的企业文化——”蜜蜂文化“。它是四方的一种群体精神追求,是所有员工健康人格、向上心态的外化,是大家对四方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表现形态。蜜蜂精神最大的优点就是所有蜜蜂都是为团体更多的粮食储备而工作,而不是因为它分得多少才去努力工作的,蜜蜂迎着朝霞出,披着余晖归,既敬业

4、又精业,风雨无阻;蜜蜂内部机构精炼,分工明确,协作高效,文明有序,非常有团队精神;蜜蜂餐风饮露,采花酿蜜,以苦作乐,不计个人得失;蜜蜂与花为伴,与花为善,不厌其烦。精益求精。认真采摘每一朵花,展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蜜蜂洁身自好,蜂箱里一旦有不洁之物,总是将它弃之箱外。“勤勉、自律、协作、奉献、斗志、有序“是蜜蜂文化的精髓。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每位同志的能力、志趣、性格、经历的不同,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以个人的角度看或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正确的,但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向)只能统一味一个,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求团队成员思想、行为必须统一在

5、一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对个人思想、行为出现的偏离或错误,要互相沟通、理解和包容,从而增加集体互信,达到“沟通、理解、共同奋斗”的目标。在我六年多的工作中,碰到过无数次因个人情绪变化影响到本人工作或破坏了团队工作的情况,甚至影响了集体的团结和凝聚力,这是创建一个优秀团队必须彻底要抛弃的东西。顾大局、实大体,提高自己的情商,控制不良情绪对团队的消耗力和破坏力,否则阻碍我们前进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有这样一个职场启示录:一天,美国艾黙生公司公告牌上,贴出了一则通告——昨日,阻碍妮在本集团发展的一位同事不幸逝世,请各位下午5点参加葬礼。可

6、这个人是谁呢?他怎么阻碍我在公司的发展呢?到了葬礼现场,人们一一走上逝者的灵柩。当棺木里的情形展现在眼前时,每个人目瞪口呆,里面躺着的其实是一面镜子,人们看到的恰恰室自己。镜子旁还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道,亲爱的同事,世界上唯一能阻碍你发展的人就是自己!确实,当你停滞不前的时候,不要把任何人想像的成你的绊脚石,而应该想的是,如何把那个拖后腿的“旧我”送进棺材。我们是创业期的团队,旧应该室学习型的组织,而且这一过程会相当长。我们下一个目标是用5—8年,再次创业,创办一所定远自己的高职大专,只有弘扬企业文化精神,产生积极向上的“文化力”我们才有可能擎起这面旗帜。我们到四方前,大都没有走上过

7、三尺讲台,也没有握过一次教鞭。既然“非师”,那就得学着“为范”,教育经历的缺失,更要求我们一边埋头拉车,一边要抬头看路,坚持不断地学习创新,要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还有专业技术。不仅要自己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同行学,还要向生活中学,把别人的学识技术、处事待人、沟通方式、管理技巧都“拿来”,要奉行“拿来主义”,转化为自身的积累,你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会有无穷的受益。我陆陆续续读过《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知道按部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